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金林公棚春季的比赛,效果都很差,所以对此进行了剖析,请各位鸽友提出宝贵的意见!
1、参赛春季公棚经历
2005年交金林两羽(一雄一雌),交鸽日期为7月13日。其中,雌鸽是本棚主力鸽系,平辈成绩很好,而雄鸽具有很好的血统,但平辈在本棚成绩较差。2006年春100公里训放时公布成绩单公布后,雌鸽已经不在,而雄鸽成绩非常靠后。雄鸽200当日傍晚归、300次日归、500迟归。不看好的雄鸽居然能在归巢率较低的500公里归,但其3羽同父母平辈,在2006年春季保定全部丢失。
考虑到信鸽3月龄后,雌鸽性起容易游棚,所以2006年9月30日再交金林公棚一羽(看似大雌)。2007年探视时,金孔雀孔杰代我进行了探视,回来告诉我是雄鸽,手感一般。它的同窝是雌,于是感觉它获奖希望不大。想不到300公里它回来了,金林500决赛归巢率极低,它回不来,也理所当然了。
2、公棚周边鸽棚调查
两次经历说不上什么,但笔者却在太谷当地某些鸽友棚内见到了10多羽戴电子环的雌鸽(起码是100公里上笼鸽),也许时间有限或数量较少,居然没有发现一羽雄鸽。其中不少鸽友说,这些雌鸽进棚就下蛋。但给我当然也对它希望也就没多。
3、雄、雌比例不同是失鸽多的最大原因
众所周知,打公棚最好多交雌鸽,它们早熟且耐力较好,最容易获高位奖励。公棚中雌鸽的比例往往在60%以上(据某公棚饲养员讲,这也许是真的);而太原某知名鸽友讲,他专挑雌鸽交公棚,恰恰他在金林失鸽也最多!
4、春季公棚比得更多得是信鸽的抗病力
在北方,秋季往往是雨季加疾病流行。公棚的信鸽养殖数量多,疾病往往又容易交叉传染。多数信鸽在3月龄,抗体未完全建立,且部分信鸽要经历全身大换毛,体质降到最低谷容易死亡,即使治疗痊愈后也难以在比赛中获奖。我们了解到,金林公棚两日内归巢的部分获奖鸽,居然或多或少有超远程血统(冠军含赵老四张掖、11名含张朝德小尖嘴、李淮江的三羽获奖鸽含孟源冠军,等等不再列举)
5、早交雄鸽、晚交雌鸽
8月15日以前出棚的信鸽,次年在家里可以飞1000公里,但在公棚可能只有雄鸽可以,因为大部分雌鸽可能由于每周那两颗蛋把它们毁掉;10月后出棚(30日以上)的雌鸽虽然可以避免生蛋,但名次上可能会稍逊于雄鸽(比赛时雄鸽已6月龄);一旦遇上恶劣天雌鸽身体储备脂肪多,恰恰又归巢率较高。一般原则是要早交雄鸽、晚交雌鸽,适当也得看赛线的难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