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公棚 · 协会 · 商城 · 鸽舍 · 鸽问 · 日记 · 分类 · 鸽业 · 寻鸽 · 播客 · 鸽友通 · 投稿 · 帮助 · 会员区 |
|
|
|
再谈信鸽导航 陈英杰 |
|
中国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科研新闻: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花了近10年的时间,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研究信鸽,惊讶地发现信鸽飞行时往往不是通过太阳来辨别方向的。相反,它们是沿着汽车路线飞行的。牛津大学动物学系动物行为学教师提姆•吉尔福德教授说:“经过长达十年的国际研究,我们发现鸽子似乎忽视了它们天生的识途本能,反而沿着道路体系飞行,这着实让研究小组大吃一惊。”其又称:“鸽子在长途飞行或者第一次飞行新航线时依靠的是它们自身的导航系统。但是信鸽一旦多次飞行同一条路线时,它们就会沿着习惯的路线回家,就像我们从单位开车或走回家一样。
这则科研消息具体版面,日期我不是很了解,但确有其事。有作者将其推荐发表示04年第6期的《翱翔》杂志,同时期刊登了笔者的一篇《关于信鸽导航论的几个问题》,我仔细地看了这则科研新闻,咋一看好象没有多大质疑,细研一番大为不妙。其中所涉及的理论观点与我的文章的理论观点有“相抵触,相悖”现象。由于避免陷入尴尬局面,故执笔先发制人为上策。
首先这则科研新闻所涉的实验依据物(道路体系)有局限性、片面性,因而不具代表性。其称:“发现鸽子沿着道路体系飞行”。这一发现究竟是真还是假,且放开不议,姑且就认为这一发现是基于客观事实是真实的。但这只能说明其研究的这一区域的信鸽具有“沿着道路体系‘飞行’”的特征,并不能以一概全。世界地域差异性很大,地理环境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其道路体系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我国华南地区的道路体系总体呈蜘蛛网结构,五交八错,错综复杂。赛鸽绝对不可能从这千百条杂交织的道路体系中寻找出一条回家路,更不能从无限个十字路口判断出正确路口。如果赛鸽具备这一本领,恐怕就比人类还聪明了。再如我国的台湾省,其大部分的比赛都以海翔为主,茫茫地海面一望无际,根本没有道路体系,又怎么根据道路体系飞行呢?再如我国的西北赛线全是戈壁、沙漠,也不存在道路体系。因此这则科研新闻中的导航理论存在单一性、片面性,只能作为导航理论中的一个特殊性来看,作为导航理论的一个分枝来议。是笔者导航论理论观点的补充和完善,不抵触也不相悖。
既然不抵触,不相悖,那么究竟谁的观点更为正确呢?我觉得不能用谁是谁非而论断,首先我的导航理论观点是:信鸽导航器感受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即△B,通过“感应”“计算”等程序后进行定位导航。这是对所有信鸽导航系统的概括,具有普通性。而牛津大学的研究是基于这种理论基础上所进行探研,是在这种理论条件下所进行的局限性区域内所进行的理论探讨,是这种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不存在同一层次上探讨理论正确与否的怪问。也可认这样说的两者都正确,只是研究探讨的范围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存在不同。
据我了解,牛津大学的信鸽导航研究是仅限于其西欧地区的,众所周知西欧地区大部分为平原,没有丘陵、高原、戈壁等复杂地形,其道路体系与中国大不一样,一般都是笔直的,叉口盆道甚少具有明显一字形体系。如果训放时鸽舍与训放点的地理位置恰好在一字体的两头,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认路鸽”——只要顺着这条路就能回家。从这一点看牛津大学研究中所得到的“沿道路体系飞行”也是客观存在的。
下面我们来讨论从这则科研新闻中所折射出的一些导航问题,这与广大鸽友密切联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1、惯性导航是利还是弊?这里所提出的惯性导航并不是我在导航论中所提的感应鸽舍B数据的惯性定位功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种现象。在这则科研新闻中提姆•吉尔福德教授说:“鸽子在长途飞行或者第一次飞行新航线时依靠的是它们自身的导航系统,但是信鸽一旦多次飞同一条路线时,它们就会沿着习惯的路线回家。”这句话中折射出一个惯性导航的新课来,所谓惯性导航是指导信鸽导航时长期受到同一种条件反射,导航器在导航时就形成一种惯性状态。这在信鸽中是很好体现的,广大鸽友也有切身体会。举个简单例子:在某一相同地点训放时,第一次训放可能要在该地点上空盘绕七八个圈(实质在定位),第二次绕少了几圈,第三、四根本不用绕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说明了鸽子在导航时已形成惯性导航:反正每次朝这个方向飞就能Go home。形成一种导航心理。究竟信鸽有无心理基础,这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据我的研究是存在,这一点与闫少锋作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那么形成信鸽这种惯性导航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这要看那个省份,那个鸽协的具体赛线、赛制状况,因地而异。例如上海有北线、南线之分,如果某鸽友的鸽子经常在南线训放而形成南线惯性导航状态时,又突然把鸽子拿到北线训放时,当然就是大为不妙了,其实每年上海常放南线的赛绩鸽在北线丢失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其中就存在惯性导航的弊因,当然丢失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但惯性导航的弊因不可忽略。再者我们华北赛线兴宁市鸽协来议,二十年来赛线只有北线一条,而你的赛鸽又被形成北线惯性导航,成绩可想而知。事实的确是这样,据我的了解,这里每年的精英及其他类型的冠军鸽都在决赛点训放过多次,都无形中增加了成功的内在因素。这是惯性导航的好处。所以我说惯性导航因地而异,这个地区的赛线不同,其利弊也不尽相同。
2、导航器累加效应的导学。惯性导航其实就是一种累加现象,是一种简单表面的累加现象。是同一条件反射累加成一条惯性动作。这是事物外在的累加现象,不属于生物学的累加效应。我们主要讨论生物中的累加效应在信鸽导航器上的指导作用,使信鸽个体的导航器能更准确定位,快速定位,能及时准确纠正导航路线,使线路最短从而达到快速归巢目的。这也是众多鸽友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大多数鸽友对累加效应还是不太了解,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神秘性,我也不想用太多的生物术语,免得搞得读者们一头雾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用我小时养鸽子的一段历史来阐释“累加效应”这一名词。记得小时候,我用自己的押岁钱买过几只“信鸽”,其实是地鸽,被鸽贩子骗了。养驯的时候就捉到附近的地方去训放,一公里尚能回来,三四公里就空不见鸽了。后来知道给鸽贩子骗了,就从亲戚处捉来一只真正的信鸽来配一只母的地鸽,出奇的是其杂交的后代竟能从15公里归巢,再将这子代与信鸽杂交,其子代50公里都能归巢。从我的切身经历中可以说明信鸽的导航器在杂交的过程中实现了累加效应,其实质是优良基因在个体的积累而达到累加效果。这理论是瑞典的遗传学家尼尔逊(H.Nilsson—Ehle ,1873—1949)于1909年提出的,这理论为解释生物学中众多的数量性状奠定了基础。我在05年第一期的《翱翔》杂志一文《信鸽的表现型及其方法论指导意义》中具体解释累加效应在速度中的例子,广大读者可参阅,在此笔者不作过多的解释。
既然信鸽的导航器存在累加现象,我们应怎样指导实践,又怎样作用于育种繁殖?就有待于以后探讨吧!
注:本文作者单位为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2005、第四期《翱翔》
|
发布时间:2005-11-21 8:53:57 | 【收藏该文章】 【打印】 【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