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性行为的不同类型都代表不同的性行为意义,在原始鸽演变为赛鸽的过程中有趣地发生了性行为的“变异”,即我们所说的性行为变态。如雄鸽蹲下,雌鸽跳上其背进行交配动作,再如同性别间进行交配(同性恋),产蛋(双雌恋)、一雌恋多雄或一雄恋多雌并成功进行繁殖,雄鸽异常性亢奋,雌鸽异常性冷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信鸽内在生理因素。在高级动物中,体内都存在两种“异性”激素,一种为雄性激素。如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苯丙酸去甲基睾丸酮,另一种为雌性激素,如已烯雌酚、已烷雌酚、苯甲酸雌二醇。现在很多学者误认为雌性个体仅存在雌性激素,雄性个体仅存在雄性激素,关于这点误区我们不妨可以从变性手术中得知男性体内可以保留雌性激素,女性体内可以保留雄性激素,且并不会发生类似排斥的反应,从而得到简单证实,信鸽体内存在两种“异性”激素,这就说一个性成熟的信鸽个体有发生两种性行为(雄性与雌性)的潜能,当然不一定能达到繁殖育种的目的。有这种生理潜能就为发生性行为“变异”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是人工客观作用。人是高级动物,主观能动性很强,在驯养原鸽演化为信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性周期的人工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鸽有一个性周期,在每年的春季来临时,受到光照延长,气温等刺激下,其生殖系统由萎缩期进入繁殖期,其它季节均不进行繁殖,而现代信鸽已改变这个习性,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对光、气温的刺激灵敏度下降(换羽周期除外),其体内的性激素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基本都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值。使得现代
信鸽成为原鸽的一种“亚种”其性“变异”得到人工进一步演化,再次鸽友使用鸽药(含性激素类)极泛滥,一不小心使信鸽个体性激素的动态平衡值(平衡并不是指相等平分之意)打破,使雌性个体的雄性激素值上升,雄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值上升,都为性“变异”成为一种可能。还有一个次要因素是信鸽在繁殖中出现性疲劳及性学习,这些综合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