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本能与自然化
偶然间,看到一句詹森育种原理说:鸽子在状态不好时,遗传是最稳定的。
思来想去总是不太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如果说真的状态不好时,遗传稳定,那么为什么好多人,不,是绝大多数鸽友都去百般调理呢?何不让种鸽尽量不在状态,甚至让它状态全无,那样遗传不就很好了吗?
但是,如果说这话不对,那么为什么人家是育种大师呢?还有詹森同样说过,一对配对往往第二窝子代会比第一窝更好。深入思考了一下,原来是因为经过第一窝的孵化、喂养,种鸽已经消耗了一些体力,状态不如第一窝时那么好,所以再繁殖第二窝时,遗传会比第一窝好,而且这时经过头窝的磨合,也已经从人为的配对进入到正常生育状态,所以会更好,这只是我的猜测,不知道对不对。
其实,从我个人角度看,信鸽都是有遗传本能的,就比如超长距离信鸽,能够坚持飞完千公里甚至两千公里。我想,除了它与生俱来的飞翔能力,更多的还是毅力,也就是本能。对于超过1000公里的比赛,前800公里消耗的是体力,后200公里就是本能飞行,就如我们跑步,开始跑时,很有激情,很快,慢慢地也就慢了,到最后也就不跑了。我们总说跑不动了,其实就是本能地不想跑了,看电视里的马拉松比赛,最后的几公里,运动员完全就是凭本能在跑,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在跑,其实好多人都已经进入半麻木的状态了,向前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本能反应。
再说说自然化,记得小时候养鸽子,从没有死棚那么一说,种鸽(能孵鸽子的)、赛鸽(不孵鸽子的),全天候散养。因为是农村,收获时院子里放好多玉米、小麦、高粱、花生等,鸽子想吃就吃,吃饱了就在房顶晒太阳,那时候的鸽子也从来不得病(反正我的鸽子那会不得病)。而现在,种鸽住进了死棚,每天定时给水给食,还要时刻注意是否得病,就这样,也不能保证个个健康。而赛鸽呢,每天要定时放风,跟蹲监狱一样,百般呵护,就这样放个百八十公里都没准不回来,真不明白,你说你回来多好,这有吃有喝的!
看到网上有鸽友在实验信鸽回归自然化,不再强制配对,不再关死棚,散养,但是训练还是需要的,比如训练从跳笼进,否则比赛回来扫不上多麻烦。有时候就想,是不是我们太在乎了,还是我们在骗自己,整天说自己喜欢鸽子,喜欢鸽子,那为什么鸽子不好就摔死,不回来连它父母都杀,得了病不给治还送去比赛,而且还有的竟然给鸽子用激素药,就为了弄个名次,得奖金,难道这就是喜欢鸽子吗?
唉,其实我也一样 对于我看不上的鸽子,我真的懒得再去看它第二眼,也许是自己的本质变了吧,不过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回到那个单纯的喜欢信鸽的年代,不分好坏,不分贵贱,不分成绩血统,只分家鸽野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