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寄养棚赛将成为赛鸽爱好者的优先选择
——网上观苏州灵峰寄养棚决赛有感
当今的信鸽比赛,散赛、幼鸽特比赛、公棚赛、寄养棚多关赛等形式多样,竞争激烈。比的不仅仅是种鸽的实力,更多比的是人的智慧。尤其是公棚、寄养棚这类比赛,更需要鸽主首先要了解自己种鸽的成熟时间,适飞距离,在多少公里的距离有平稳的表现,在多少公里的距离有冲刺的速度;还要了解所送公棚或寄养棚的赛线难易程度。鸽主要关心以往比赛时的天气状况,了解大致的阴晴规律,尤其是风向风速,顺风时送什么样的鸽子,逆风时选送什么样的幼鸽。天气状况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需要鸽主细心,毕竟送出的不仅是幼鸽,送出的也是真金白银,而且,还有鸽主的希望。
公棚赛混乱的20年
赛鸽公棚赛已历经20年,对国内赛鸽运动的发展从理念到形式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公棚的总量来说,全国已经有几百家,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地区差异以及公棚业者发展理念的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公棚业发展的良莠不齐。品牌的公棚有,公正规范的公棚也是多数。但是,问题公棚、短命公棚也不在少数。表现在监管的缺失;公平、公正、透明意识的薄弱;契约精神的淡薄;养训技术的不到位;追求利益不择手段等诸多方面,罔顾多数鸽友的切身利益,从协议鸽到随意改变章程,从无限制收鸽到压棚不飞,从减少训放距离、次数到收费后大量失鸽,甚至有扫空环的现象(据说)。
本来,从业者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谁都不想干赔本的买卖,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然把开办公棚当作事业,就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在管理上挖掘潜力,提高员工的养训技术水平;从每一把粮食入手做好疾病预防,减少伤病率;认真家飞、合理训放增加存棚率;比赛干净透明以增加鸽友的支持;不追求眼前利益得失,搞诸如收购未交费鸽、友谊赛等花样,从而建立品牌效应。能做到这些,说起来似乎很容易,难的是需要认真去做。
明星云集的寄养棚决赛
赛鸽寄养棚作为公棚赛的一种互补已经存在多年,最著名的北京百鸽园,每届比赛都吸引了京城及周边各地区赛鸽高手的参与。多关赛的形式增加了归巢鸽的种赛价值,竞争的激烈程度激发了鸽友的参赛热情,其已经成为京城赛鸽运动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最近,笔者在网上观摩了一场苏州灵峰寄养棚550公里决赛。这是苏州灵峰寄养棚的首届比赛,吸引了大批著名鸽舍的参与,阳光家园、上海藏金阁、中国天一、上海大同、王臣先生、丁钰生先生、印杰先生、江苏小上海等一批在国内各公棚赛揽金夺银的强豪高手及企业家名列其中,所送赛鸽都发挥了极高的竞技水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许有些高手由于疏忽或种鸽调整分配的原因,比赛没有达到预期,但比赛就是这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拿出足够的精力智慧来发挥。
未来的中外对抗鸽界盛会
寄养棚这种形式,相较于公棚赛,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是团队智慧与教练训养水准的有机融合。鸽主可以主动参与,团队的号召力、执行力都表现在每羽赛鸽的发挥上。好处在于,鸽主可以通过教练了解自己赛鸽的准确情况,每位教练在自己管理的200羽信鸽的训养上,可以自由发挥养功技术,金牌教练的奖金和荣誉,也大大地激发了教练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当日15点34分,历经八个多小时的艰难飞行,当第一羽赛鸽报进,笔者与鸽主的心情一样激动,为在逆风条件下,小小赛鸽的顽强精神而感动。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样一场寄养棚比赛:一条难易适当的赛线,比赛按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等区划划分团队,加以港台、亚洲团队,欧美团队参加,限制每组200羽赛鸽,限制每人5羽赛鸽,参赛费每羽一万,进行400公里、500公里、550公里的三关赛,各团队自聘教练中原逐鹿,一定会是一场鸽界盛会。
协会内要进行星级评定
在此说了很多公棚赛出现的问题,也说了很多寄养棚的优势,厚此薄彼并非对公棚业有成见,只是看到的、听到的消息令笔者对公棚赛能否健康、有序发展有些忧虑。毕竟公棚赛是无法代替的,鸽友们需要的只是公平公正。笔者在这里斗胆喊一声:“狼来了!”无非是想引起公棚业者的注意,尽快成立类似于业者协会这样的组织,在组织的框架内建立行业规则,互为监督,加强自律。在协会内进行星级评定,将害群之马剔除出去,使普通鸽友能够很清晰地辨别公棚的信誉质量,不轻易受到忽悠。
必须说明,本文标题是有前缀的,那就是公棚业者如不注意发展趋势,取信于鸽友,寄养棚赛迟早会成为鸽友尤其是强豪高手的优先选择。
在此,祝贺我亦师亦友的大哥丁钰生先生与他的同好兄弟唐先生荣获灵峰寄养棚三关鸽王:亚军、季军、十名,550公里决赛关获得3、9、13、14、22、26、46名的好成绩。也祝贺诸位高手取得好成绩。
啰嗦了很多,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