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3日),中信网的热点关注《作者面对文章非议:海纳百川或掩耳盗铃?》的报道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在中信网已经存在十几年了,中信网仿佛也是在这百般骂声中发展了起来,成为了中国老大,世界第一。
伴随着中信网一路走来,有许多撰稿人,有的被称为“专栏作家”,有的被称为“鸽友博客”,更多的是自由撰稿人。可以看见有人在骂声中倒下,有人在骂声中崛起,更有人在骂声中自闭。这是信息化社会网络时代的规律,谁也不可回避,但是,每一个人的选择却有多种多样。
在中信网初期,在我前面的还有几位专栏作家,他们是信鸽杂志的著名撰稿人,他们的文章深受读者的喜爱。他们看见了网络的前景而开始介入网站写作,没有想到的是网络写作与杂志不同,网络上会引来许多不同声音,其中有赞许和反对的意见,还有谩骂和攻讦。
记得在一次鸽界活动上我遇到一位鸽友,他说我写的文章跟帖者最多,看后面的跟帖比看文章还热闹,什么样的言论都有,包括赞许、反对、谩骂和攻讦。同时看到了两种素质,一个是作者,一个是跟帖者。他的话令人汗颜。
最近,我办了一个《好鸽子》群,真的让我涨了见识。本来是想让一些志同道合的鸽友在一起交流,没有想到谩骂和攻讦的一样来到了群里,他们也成为了“职业化”。在我的群里还要干这种事情,令人大跌眼镜。
我突然发现,谩骂和攻讦还是清醒剂,我经常把要写的文章先放到群里,等待发酵。时间长了泡就冒上来了,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文章完善了不少。关键是了解了“民情”,达到了趋利避害,更重要的是文章往哪个方向写,写到哪里为止。
有一次,我走进鸽友讨论,发现他们辩论的观点都在引用我文章写的内容,他们全然不知道这是谁写的,他们关注的却是问题的是非,可见网络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前一阵子,我遇到一位台湾鸽药厂老板,他说西安鸽药厉害都是我宣传的功劳,他现在也要和西安鸽药厂搞联盟了。当然还有科汇电子扫描鸽钟走进了欧洲,陕西公棚成为了全国公棚业的品牌。
其实,不管干什么事情,发展是硬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这个道理。最近网络上炒作说马云超过了李嘉诚,网络产业超过了房地产,总理也关注网络经济等等。而我们的赛鸽产业也是跟着网络发展而迅猛发展起来的受益者,智慧的投资人早就把自己的公棚借助网络推向了全国,把特比环大奖赛打造成了顶级赛事,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因为,大家都是通过网络来满足需求,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作为一位网络撰稿人,当看见中国赛鸽事业越来越火爆,越来越发达,吸引全世界眼球的时候,应该感到自豪。历史车轮总是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谩骂和攻讦总是在身后,无碍前进的方向。
值得欣慰的是,中信网也在加强管理,及时屏蔽了谩骂和攻讦,作者也可以删除这些不当的言论,达到排除干扰轻装前行的功效,未来等待我们的是网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蓝天,而不是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