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界常胜将军张喜良
少时爱上小白鸽
1月23日中午,天气晴朗,刚刚从通许到孝感400公里信鸽大赛现场归来的张喜良,带着第一、第二、第三名奖杯及5张荣誉证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今年59岁的张喜良从小就喜欢鸽子。八九岁时,他从父亲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对小白鸽,天天爱不释手。他用鞋盒给小白鸽做了一个窝,每天嘴对嘴给鸽子喂食。养了一年多,两只小白鸽变成了20多只的鸽子群。
“像鸽子一样在蓝天里翱翔是我当时的梦想!”张喜良面带羞涩地说,“后来,爸爸妈妈发现我痴迷鸽子,怕影响我学习,就不让我养鸽子了。”
工作后开始养信鸽
张喜良参加工作后,看到邻居家养鸽子,又勾起了养鸽子的兴趣。他到鸟市淘来3对鸽子,在屋顶给鸽子做了一个窝,每月从21元的工资里抽出两元给鸽子买食。
从此,张喜良摈弃了喝酒、打牌等爱好,除了上班就是爬到楼顶放鸽子、训鸽子。秋季赛鸽的时间到了,他兴致勃勃地带着6只鸽子奔赴三门峡,参加300公里邀请赛……令人失望的是,他放飞的6只鸽子,竟然一只都没有飞回来。
面对失败,张喜良没有灰心,他虚心向行家里手学习喂养鸽子的方法,学习防疫技术,从《中华信鸽》《翱翔》《鸽友》等杂志中吸取前辈养鸽的经验,从中总结出自己的训养方法。1984年春季,在信阳市300公里的普通冠军赛中,张喜良的信鸽放飞后首次飞了回来。
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此次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是对于养信鸽不久的我来说,却是很大的进步。”
在河南鸽界名声大噪
1993年春天,河南省信鸽2000公里超远程比赛在黑龙江佳木斯举行。
比赛时,入围的信鸽一共放飞了上万只,张喜良入围的是3只雨点。他说:“按照比赛规则,信鸽在30天内归巢就能取得名次。这次比赛,是我的信鸽首次参加超远程比赛,只想着让它们锻炼锻炼,能够飞回来就中。到放飞后的第22天,我看到鸽子窝里有一只小鸽子,像一只小猫。我走近一看,竟然是我的雨点,瘦骨嶙峋的,与原来壮壮实实的雨点大不一样。抱着可怜的鸽子去大赛组委会报到的路上,我走一路哭一路。”
张喜良激动地说:“我哭鸽子,一是因为鸽子跋山涉水,面临饥寒交迫和猎人的袭击,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终点,实属不易;二是按照雨点归巢的时间,我知道,这只鸽子必拿冠军,也证明了我养信鸽的成功。”
比赛结束,归巢的鸽子仅有3只,张喜良的鸽子就占了两只;当年,在内蒙古的加格达奇2000公里超远程比赛中,张喜良的鸽子又获得了第一名。也就是这一年,张喜良在河南鸽界名声大噪。
他自嘲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在以后的本地信鸽比赛中,由于我每次都拿冠军,所以每次比赛只要我参加,别人都不参加了。他们说,‘不管是奖金或是奖品,都是为老张设的’。也就是那个时候,别人都叫我常胜将军了。”
去外地发展碰了壁
1994年春节过后,张喜良携妻子来到四川成都发展。
“到成都的第二年春天,我报名参加了当地的超远程信鸽比赛。可能是幕后有人安排,不想让我参赛,我递过参赛费时,收款人把钱搁到桌子里,仍然伸手给我要参赛费。那时,几百块参赛费不是小数目。”张喜良生气地说,“我当场急了,说了粗话,可收款人昧着良心仍然给我要参赛费,弄得我们两人动了手。为此我还受到刑事处罚。”
张喜良夫妇为此离开成都来到北京。由于户口不在当地,张喜良无法参加当地举办的赛事,只好又离开了北京。
2011年春天,张喜良夫妇又来到北戴河。他从鸟市买来几只鸽子,悉心培养。1年后,他的鸽群便有了规模。
第二年,他参加了北戴河超远程信鸽比赛,在放飞的几万只信鸽中,他的鸽子拿到了第7名和第13名的好成绩。
以鸽会友 以鸽交友
2013年1月,张喜良因母亲有病放弃了在北戴河的发展,回到开封。经过大半年的培养,张喜良家的屋顶已经有60多只信鸽。从去年春天,他重返内地鸽界,1年拿了14个奖杯。他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别人10多年的成就,他不到两年就刷新了,这是一个奇迹啊!”
现在,慕名向张喜良求教养鸽经验的人越来越多。董天爱女士告诉记者:“慕名而来的鸽友有从无锡来的,也有从北戴河来的,都是求教养鸽经验或者索求鸽子的。只要是真心喜欢鸽子,老张都会无偿奉送鸽子或者鸽蛋。”
老张介绍,去年中秋节后,两个退休老人从福建来到开封,辗转找到他拜师学艺。途中因为丢失钱包,两位老人见到张喜良时已身无分文。了解到这种情况,他急忙安排两人吃住。此后的3天,他耐心教给两人养鸽经验,还带两人看市内夜景、游龙亭。临走时,张喜良还送给两人一对小鸽子,又给两人买了返程火车票。
“和平鸽,和平鸽,鸽子是和平团结的象征,我希望以鸽会友、以鸽交友,帮助爱鸽人提高养鸽技能,共享养鸽生活。”张喜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