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与“德、智、体”
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生时期,毛泽东主席和当时的国家政府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譬如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不论是干部、工人、农民、军人、学生、工农商学兵等,举国上下都要向雷锋同志、王杰同志、焦裕禄同志、王进喜同志、陈永贵同志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在工业发展方面号召要“工业学大庆”,在农业发展方面号召要“农业学大寨”,在军队方面号召要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那时候总觉得社会的风气比较正、正气比较旺盛,向上力比较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比较高,总之,社会主旋律旗帜鲜明、正能量充盈兴盛。
特别记忆犹新的是,毛泽东主席教导青年学生们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做一个有用的社会人才。在此教导下,国内确实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我们国家不但日益强盛,而且大大地树立了我们国家的世界之威,那个兴盛的、蓬勃向上的时代,将会永远载入人类文明的历史史册。
三句话不离本行,几年前笔者从“德、智、体”联想到鸽子的“种、养、训”发表过文章。这些天笔者在思考一些社会现象时,又偶然间以“德、智、体”联想到了信鸽公棚在发展中的“三公”、“饲养管理”、“硬件设施”的类同性。
目前在鸽界,信鸽公棚始终是鸽友们舆论的热门话题,因为它发展之快,来势之猛,难免就问题多多。正如整个社会那样,发展就要腐败,腐败就要整顿。不能因为整顿就不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就不整顿腐败。社会总是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发展。矛和盾从不同的两个对立面始终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首先讲“德”与公棚“三公”的关系
公棚的“三公”比喻起来,就相当于人们崇尚和学习的“德”。公棚也是由人来操作的,公棚老板和所有工作人员道德观念提高了,思想觉悟提高了,那么“三公”就能做好。古人讲:做人先修“德”,“德”兴万事通。“德”是基础,是关键,是做人的底线,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只要有人操作的地方,都需要讲“德”。这法律、那章程固然重要,但是,所有实施操作的基础都必须讲“德”,离开了“德”,没有高尚的道德基础,没有崇尚的道德氛围,一切就无从谈起,一切就一事无成!
几年前,我们国家也提倡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加强道德教育,并提出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公棚也不是真空地带,社会上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现象,依然可以发生在公棚内部。因此,公棚的“三公”说一千道一万也离不开“德”。没有高尚的道德,公棚就不可能“三公”,没有"三公”,公棚就不可能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其次讲“智”与公棚“饲养管理”的关系
所谓“智”就是人们的智商、智慧、经验、才能,公棚的饲养管理实质上就直接体现着公棚老板、教练,及饲养管理人员的智商、智慧与经验。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方法,没有一定的智商学不到手,没有一定的勤奋学不到手,没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学不到手。学不到科学的、先进的饲养管理经验和方法,公棚怎么能办好呢?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公棚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开拓进取,努力地学习赛鸽饲养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经验,以此丰富和提高自己。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新知识、新经验,公棚的饲养管理才能搞好。
绝大多数新建公棚在开办时,初衷都是好的,都想办好,在自己盈利的基础上为鸽友们办点实事,绝不是一开始就想作弊、坑害鸽友们,捞一把收场。但是,有些公棚开业后在饲养管理方面因为缺乏科学的、先进的经验,要么是防疫技术不到位,造成大批死亡,要么是缺乏天文方面的知识,找不准适合飞翔的天气,训放大批不归巢。这样亏损一年、两年,坚持不住了就作弊,就弄虚作假。要么就自行倒闭关门。所以,一个公棚没有一个高智商的管理队伍、科学化的饲养,管理跟不上那也是绝对搞不好的!你就是再“三公”,决赛没有鸽子了你“三公”什么?鸽友们能高兴吗?
再次讲“体”与公棚“硬件设施”的关系
一个成功人士,除了有较高的“德”和“智”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再有“德”、再有“智”,没有了人,那一切不就完了?为什么以人的身体与公棚的硬件设施相比呢?作为一个公棚,硬件设施就是基础,没有良好的、适合赛鸽生活生存栖息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环境,老板就是讲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
纵观上述,用成功人士的“德、智、体”来比喻成功公棚的“三公”、“饲养管理”、“硬件设施”,似乎也有很大成份的相似之处。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来讲,“德、智、体”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对于一个成功的公棚来讲,三个条件仍然是缺一不可。“三公”出了问题不行,“饲养管理”出了问题不行,“硬件设施”不到位也不行,一环扣一环,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轻视,必须三者都到位,方可成功!
目前来看,凡是倒闭的公棚,基本都是有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前两者比较难操作,饲养管理方面更难操作。所以,希望公棚还是要在饲养管理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