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鲑鱼的迁徙引发对鸽子猜想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以来,传承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国科教频道的关于酒文化的广告词。这让我想到中国易经八卦里关于万物相生相克的思想,这或许就是一种共生互利的关系,按照现代的说法,这种思想最起码要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早上千年,这不是夜郎自大的想法,这是事实。
中国也流传着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联系到动物在生物链中的相互作用,这也称得上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了,这句话也可以揭示出:“信鸽的生存与其所在地的天敌具有共生互利的关系”。这也反应了生物学中生物链的连续性的问题。只有能适应环境的鸽子,进而才能影响环境,这也是适者生存的法则。生物进化论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系统结构。信鸽作为植食性动物,面临多种猛禽的威胁,但信鸽并不是每种猛禽的主要“盘中餐”,它们视力发达、听觉敏锐、肌肉强健、机警善翔,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强,这都是它们作为植食性动物最大的优点。通过观察发现,从猛禽魔爪下能逃生的鸽子,痊愈后,猛禽再次抓捕的概率几乎为零,没有造成太大伤害的,放路相对安全。
不管哪种鸽系,洋血还是国血,都把希望寄托在融血的概念里,实践应用者却不多。无论是公棚,还是协会,海翔还是陆翔,丢鸽是非常普遍的事,还有迟归、晚归的现象日益突出与尖锐。老鸽系与新生鸽系,除了要有克服电磁污染与抗恶劣气候的优性遗传外,更要突出信鸽在食物链中的环节与地位。以澳大利亚生活的棕熊为例,每年的冬季来临之际,它们就会守在鲑鱼回游的路线上,伺机觅食。由于从大海到内陆的河道越来越窄,水位愈来愈浅,经过长途跋涉到浅水区的鲑鱼,犹如瓮中之鳖,杀戮就由此展开。棕熊从鲑鱼身上获取了大量脂肪,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当中它们可以不吃不喝,足以熬到来年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而鲑鱼以很小的代价换取了群体的存在,正是由于处于食物链上层的棕熊的介入,鲑鱼一代比一代强大,最终确保了种群的延续性。
鲑鱼与棕熊的这种关系,让我想到信鸽中的许多伯马,如果是因为与猛禽斗争的结果而产生的源于同一血统的品系,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事实是谁都不愿意无端地损失自己的宝贝。我想由于赛线的一成不变,在某些地方将会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结构现象,猛禽也会因为每年春秋赛季的到来,坐收渔翁之利。这种条件反射如能遗传下去,必将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虽然对大范围的环境起不了多少作用,但对我们来说,能看到有鸽子回来已是万幸。在这种情况下,我能想到的是猛禽在鸽群中肆意屠杀的血腥场面,由于受到猛禽的惊扰,这就形成了迟归与晚归的现象,鸽子一拨拨地回来,多是因为这样。原本鸽子在食物链中并不是它们的“主食”,但稳定的赛线无疑要让它们多冒些风险,人们多把气候条件作为归巢率的首选,而忽略了那些认为不构成威胁的因素。如果有这样的一个鸽系能时常创造伯马的奇迹,无疑它是优秀的,很可惜足迹难觅。狄尔巴鸽系的注册商标铭鸽“巴龙”号,身经百战,不也折戟沉沙,一去不返,由此鸽界的老前辈如此感叹:神马都是浮云。
每年众多受伤的天落,让人看着实为惋惜。鉴于此,希望鸽协对各地的赛线能从时间与方向上作出调整:采用交替轮流现象。或许可以改善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与丢鸽现象,尤其公棚应首当其冲。我想每个参与公棚的鸽主都希望在经历死亡集中营的考验后,他的宝贝可以活到最后。对一名信鸽饲养者而言,让鸽子健康的活着才是大家最大的希望吧,不然,拿什么去摘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