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的奥秘在于它们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世界,和需要我们去探索的东西。我们无法像看清某一个人一样去看懂一羽鸽子,所以自有信鸽比赛以来,没有一位鸽主能自信地说:自己的鸽子场场都能获得冠军!大多数时候,我们投入大量精力、物力、财力,并自认为拥有了良种宝血,往往到了最后的决赛,带来的伤害也最为深刻。
一羽鸽子的成名,有太多的巧合,但一个鸽系的成名,却要历经无数羽鸽子的比赛、筛选、定型。只有千锤百炼的结晶,它们最终才能蜕变为精灵。
在我的鸽舍中,有一路鸽子是我93年千公里冠军的后代。当年这羽千公里冠军,在三次千公里比赛中除获得冠军之外,两次获得前三名,它的子代也多次千公里归巢。自鸽会不再举行远程信鸽比赛之后,我也就很少参加鸽会的信鸽比赛,对于千公里冠军的后代,我有一间鸽舍对它们实行敞棚饲养,让它们自由飞出。今春,新换届的鸽会举办两市大奖环联赛,经不起他们的再三劝说,我购买了两组大奖环。因为我经常不在家,考虑它们吃喝不固定,买环的时候就不敢奢望有奇迹出现。
当时我想的,就是把这些大奖环套在准备参加公棚赛的快速鸽后代上,待它们长大后,给其他鸽友管理。但鸽友因家中拆迁,租房居住,没有了养鸽的场地,也迟迟得不到他明确答复。时间不等人,我无奈只好匆匆地把这两组大奖环全部套在了93年千公里冠军鸽后代,即这些敞棚鸽身上。之所以把这两组大奖环全部套在千公里的后代身上,成绩我不敢讲,但对它们的归巢,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二十年多年以来,这路鸽子无论是送人还是代放,它们一直都有比较好的归巢表现,特别是坏天气,越加显现。
秋赛来临,晚上把敞棚的鸽子一一捉住,才发现我当初购买的二十二枚大奖环(注:奖励2枚)只剩下了7羽鸽子。于是,我让它们和成年鸽一起全部清棚上阵。和公棚赛鸽不同,我的这些敞棚鸽明显之处就是:野外生存能力特别强,在最初的训放中很少有当天归巢的鸽子,警惕性特别高,发现鸽棚外有人不轻易进棚,无论赛距多远,归巢后的身体状况和未参赛的一样,抓住放在手中不仅感不到消瘦,而且有下沉的感觉。
在今秋公棚比赛几乎血本无回的情况下,我鸽舍剩下的7羽大奖鸽和其它成年鸽,共十三羽鸽子,最后进入了当地500公里决赛。两天之内归巢9羽,不仅成年鸽取得了好名次,而且幼鸽大奖赛获得了9名,以最终取得归巢十一羽的战绩落幕!
这不能不说是——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