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和鸽友讨论信鸽饲喂次数的问题,有的鸽友是一天喂一次,有的是两次、三次,还有许多鸽友因工作原因,制作一个专门的饲喂器,两三天才添加一次。如果在信鸽比赛时,鸽友们对鸽子的饲喂,基本上是全天都有吃的。有的鸽友是直接拿营养品给鸽子打,不论鸽子是否想吃,只要是教练、鸽主感觉鸽子应该补充了,就直接打入鸽子嗉囊中。
本篇探讨的饲喂次数是在非比赛季节中的饲喂次数,即赛鸽在休息季节的饲喂次数和种鸽的饲喂次数。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人类的精神生产,不是纯粹与物质无关的活动。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正是物质文明提供的。
以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类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人类想要创造历史,必须首先能够生活下去。
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是,得适应外界环境,为了存活,必须进化。不进化就死亡,进化就得适应外部环境。最后结果,也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进化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分辨出哪种食物对我们身体有益,哪种没有益处。对我们有益的,我们就多吃点,没益的就少吃点。同时味蕾也进化到能够分辨出这些食物的味道,如糖。不同的味觉,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信号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补充热量的信号,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而鲜味则是蛋白质来源的信号,这些是人类的感觉。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同理,鸽子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它们自己也有感觉。在日常管理中我们首先要使饲料丰富多元化,保证鸽子能够吃到自己所需要的。在日常非比赛季节,正常的饲喂能够保证让鸽子存活下去。但是如果是比赛季节,剧烈的运动会使鸽子很快地失去许多营养,我不反对在比赛季节对比赛的鸽子使用营养品,保证鸽子尽快恢复过来。
首先我反对全天给鸽子供应充足的饲料,但是要全天供应充足的水。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饲料不能供应太充足了。一来充足的饲料使鸽子基本上不存在饥饿感,对于鸽子的训练、进食和消化都极为不利。二来饲料鸽子吃不完,长久暴露在外,容易滋生病菌;加之引起其它鸟类和动物偷食,更容易感染疾病。
有许多鸽友一天饲喂一次至几次不等,在这里我要强调,不论是几次,总量不能少了,即保证所有鸽子的饲料量。鸽友不论是喂一次还是多次,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出发点,在这里不便评论。我自己则是一天饲喂两次,不论是种鸽出雏鸽时,还是在休息季节,饲料一定要十来种,保证营养平衡。在夏季和冬季,在保证饲料种类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做一点微调。如夏季多加一点稻谷,冬天多加点红花籽,春秋季多加点薏米等,以保证鸽子营养的同时,更好地让其适应外界的变化。
一天饲喂两次,分别是:早晨7点半以前喂一次,下午5点以前喂一次。早晨7点半以前喂一次,饲喂量为鸽子一天整体食量的30%,一来是保证鸽友上班不迟到,鸽子还能有一些体力维持白天的消耗。而且早晨饲料一般都会被吃空,鸽子不挑食,保证了鸽舍的干净、卫生。同时鸽子吃得不是太饱,家飞也不偷懒。保证在下午5点半饲喂前,鸽子嗉囊里早已是空的,也能训练鸽子的耐饿性和适应外面的自然环境。
在此还有一层考虑,就是时下信鸽比赛。最后一关的决赛,都在500公里左右,一般开笼时间也在早晨7点左右,归巢时间都在下午2-5点之间,一切以实战为背景,适应比赛的节奏。
下午5点以前饲喂,鸽子嗉囊里基本上是空的,鸽子抢食厉害,在鸽子吃食时能够发现鸽子是否在状态。鸽子这一时间段喜欢吃哪种饲料,便于掌握鸽子的状态。鸽子在下午5点以前吃食后,至晚上半夜,基本处于半消化或者是已经消化待吸收状态,利于鸽子的肠道健康。而且长此以往,鸽子形成条件反射,对比赛归巢时会有所帮助。
本舍在种鸽出幼鸽时,也坚持两餐制,不会给予种鸽和幼鸽特意的补餐。一来是使幼鸽通过饥饿,形成饲喂的条件反射和生物钟,以便于以后的比赛等挑战。二来不会人为地干预种鸽喂食幼鸽,以便于挑选出强壮的幼鸽和机能好的种鸽。
有许多鸽友人为地加夜餐,有的鸽友掰嘴填喂,更有甚者直接给幼鸽灌注营养品。我个人觉得那是自己迷惑自己的眼睛,这样的幼鸽在断奶或者是送公棚时,会出现脱膘反复的情况。而这时正是进入公棚或其他比赛平台的关键时间点,这时候幼鸽要适应群体生活,更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并且要快速地适应,而且要比在自己鸽棚里活得还要好,才能胜任将来的挑战和重任。而这时,有的比赛平台正处于集体发病的疫情期,鸽子很容易出现损失。有的鸽子虽然治好了,但是体质却一头栽下去,比赛成绩可想而知。这就是有许多鸽友交鸽时,感觉自己的鸽子很光溜、很好,比赛时成绩却不好的原因。
与鸽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