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交与杂交、纯种与杂种
养鸽子的人总在谈近交与杂交、纯种与杂种。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大家年年都在谈,年年都在说。
但是真真确确、明明白白知道什么是近交,什么是杂交,什么是纯种,什么是杂种,这些概念并不是很清楚。
单就近交而言,大多数人知道血缘上的近,但不知道性状上的近。
比如叔侄配,主要是指血缘上的近,而砂眼配砂眼就是性状上的近了。由此而生,同血异质配或异血同质配的组合,体现了近中有杂,杂中有近的育种哲学。
再来说说纯种与杂种,大自然的种群,外观毛色纹理都很接近,比如说老虎、斑马,性状差异大的野生种群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就是野生种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因基因隔离长期近交而成的性状表现。
也就是说“纯种”就是性状组合的极度相似,并且子代自交种群分离比趋近于0。 从现象上看就是一大群灰鸽,偶尔出一两羽白鸽或红鸽。而一群鸽子,子代花鸽与黑鸽、灰鸽都会出一些而且占比不小,说明上一代鸽在羽色上很不纯合。而观赏鸽中的红头、黑头这种花色在自交后代中,图形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说明红头鸽在羽色上是比较纯合的了。
但羽色上的纯合就是纯种鸽吗,比如说长嘴红头鸽,是红头鸽吗?
当然不是,也就是说单一性状上的纯合并不是纯种,纯种是一系列性状组合表现出的子代分离比上的纯合。但绝对不分离的性状组合是没有的,绝对稳定的性状组合也是没有的。比如红头的后代总会出些小杂毛、白眉、光脚、中粗嘴。也就是说在人工选择的情况下,较短的选择时间和小种群出现绝对的纯种是不可能的。但红头自交出现高频率的乱花、长嘴还是很小的,这样我们就认为红头是纯种的了。
这就是我们信鸽育种上可以借鉴的科学而不是抬杠。
信鸽由于国别、气候、赛线的区别,加之近代信鸽特别是赛鸽育种历史的短暂及培育方向由于赛线气候的千差万别,所以赛鸽的性状选择及性状组合难以,或者根本就没有必要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赛鸽不存在纯种。就算是以某一铭系名人命名的信鸽谱系,由于鸽系后代的高分离比及基因频率的不稳定性,因此赛鸽没有纯种。
但这并不是说赛鸽选育就没有方向没有标准了,根据赛线、赛制、赛程,对赛鸽的比赛的一些相关性状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赛鸽选育的一些主要性状:眼志、底砂、面砂,肱骨、骨关结、龙骨、耻骨、背脊骨,肌肉、气囊、心肺功能等。由这些性状形成的不同性状组合,形成不同的鸽系,适应不同的赛制赛程和地理气候 。就赛鸽而言,纯种是不存在的。因为无论任何一铭血铭系,自交后的分离比和种群基因频率都是很不稳定的。
这也就是赛鸽关键就在一配,引种只是万水千山的开始,并不是引来一只波尔山羊那么简单,像汪顺兴这样对赛鸽性状遗传很有悟性的人,中国越多越好。因为赛鸽性状很难数据化很难统计化,目前还得靠触感,而每个人的触感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