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窝蛋之我见
“头窝蛋,金不换”这句鸽谚流传久远,玩鸽子的人都耳熟能详。既然是谚语,就是天长日久的积累,就是经验的浓缩,屡试不爽。但是,时代在变,人心在变,数不清的科技成果在不断颠覆着我们固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包括了我们坚信不疑地恪守了多年的那些谚语。
所谓头窝蛋,主要是指初春鸽子刚配对之后所产的第一轮蛋;所谓金不换,是指鸽子经过了一个冬季的休整和调理,入春后处于一年当中最好的状态,第一窝蛋顺理成章是最好的了。
我认真整理过自己几年来的培育和比赛记录,发现头窝蛋出的劣质鸽反而更多,表现好的鸽子在第三、第四窝的似乎更多一些。有了这样的统计,我就不再看中头窝蛋了,除非鸽龄偏大产蛋困难。或者鸽子状态极佳,蛋皮圆润漂亮的,可以孵育之外,大部分头窝蛋都会被弃掉,再等待第二轮蛋。
经过统计后发现,头窝蛋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初春配对。公母相见,犹如烈火,雄鸽争巢,母鸽吃醋,不打斗个三五天是消停不下来的。好不容易各安其家了,雄鸽又开始踩蛋、撵蛋,自己不吃不喝,母鸽也被叨得无处藏身,只能缩在自己的巢箱内。这样的情况至少连续一周以上的时间,那时公母鸽都会明显瘦弱,状态肯定是直线下降的。
二是新棚的适应程度。很多鸽友会在冬季引进新的种鸽,鸽子和人一样,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立春一过就得配对,这是大部分鸽友的做法。但新近入棚的鸽子并没有完全适应全新的环境,也许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那头蛋的质量就得打问号了。
三是种鸽药物的调理。种鸽的调理基本上离不开药物。调理做得早了,怕把状态丢了。做得晚了,停药间歇期短,药物残留是一定的。有药物残留的鸽蛋,就一定是个坏蛋。药物调理不管怎么拿捏,总有问题出现,顾头难顾腚。
四是种鸽的同时配对。配对后,它们的工作流程基本是一样的,差别很小。大户大棚倒也罢了,小棚的鸽友又存在许多人为也干预不了的事情,比如,雌鸽随性趴,雄鸽随意踩,出的小雏鸽知道妈是谁,不知道爹是谁,这就不好玩了。如果到了第二轮,出现串种的几率就非常低了。
——各位判官,您怎么看?是否认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