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春赛,各种“奇葩”归巢率就纷纷出炉。远的不说,就最近知道的两场,一场是江西的朋友来报售环数2000羽的比赛,飞至500公里当天仅来7羽,两天一起回来不超过20羽。而最惨痛的是,据说是福建售环9000羽,上笼4900羽一关300公里,当日仅归4羽。
近几年的归巢率每况愈下,且不说多雨的春赛,就算是少雨的秋赛也常有滑铁卢的情形。
面对这样的状况,这几年一路和鸽友交流,一路自己寻找答案。总结了几方面的原因写出来和鸽友们分享探讨一下。
物竞天择,什么样的条件会决定留下什么样的鸽子,而信鸽被人类饲养不可选择,由人类所提供的外部条件也就决定了什么鸽子会被留下,而且也决定了鸽子进化或是退化的方向。纵观近十来年的赛制,500公里的幼鸽短平快赛事似乎成了主流,而为了夺得好名次,除了频繁的短距离外训之外,甚至为了提速,比赛喂催速药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在赛鸽这件事上,当代人的急功近利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的,700-1000公里的中长距离比赛则逐渐边缘化,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里了。
我们都知道,经过人类培养的动植物要不就进化得很极致,要不就退化得很糟糕。当然,所谓的进化或是退化是看具体在哪个方面,比如说人类由鲫鱼繁殖出来的金鱼,外表是好看了,可是野外的生存能力却降低了。还有人类家养的猫,越来越乖巧好看了,可是也像动画片里汤姆猫和杰瑞鼠,不能再指望猫捉老鼠,不反过来被老鼠欺负就已经很好了。还有那工业化的鸡鸭鹅三禽,估计连自己怎么孵蛋繁育后代的本能都退化干净了。
言归正传,因为现在国内的赛事是500公里为主,导致了引入的欧洲鸽也多是以这个赛距为多,训养的方式也是以短距离多次训练为主。就我所知的朋友里,有的针对500公里的比赛,最甚者已经提前训练过500公里了。鸽子有群飞的特性,500公里的好天气归返率比较高的比赛下,产生的名次鸽本身就夹杂不少的“视觉鸽”,而其中还夹杂多少的追随鸽是不得而知的。现在,很多鸽主会因为赛鸽在500公里级别取得前名次,而将获奖鸽视若珍宝,不再进行更远距离的比赛,进而将这些并不算“完美”的鸽子留下来育种。
遵循物种用进废退的遗传规律,这样有一个不好的后果,就是鸽子由原来的“磁感鸽”逐渐向“视觉鸽”转变。我们都知道以前的养鸽前辈,不像现在这样每家都有小汽车为鸽子做私训,鸽子除了给点盐土,几乎没有听说什么保健品,吃得上玉米和豌豆都算是高配置的了。唯一的外训就是跟着鸽会的鸽车公训,那时候的鸽子一样飞700-1000公里,因为时代的价值取向不同,那时候的鸽子拼的是谁放得更远,所以才有那些超长距离的纪录。据一些前辈讲,那时候700公里掉得多了都会被人笑话鸽子不行。而反观现在鸽子,一遇到下雨天或是秋赛雾霾天,鸽子如果以视觉导航为主,那就会十分痛苦而导致少归、难归。
而为什么一开头就强调700-1000公里比赛的重要性?因为700公里的比赛,如果能达到当日归返的情形,一般很难通过多训来获得这种视觉归返的能力,鸽子之所以能够实现700公里当日归返,更多依靠的是本身良好的定向能力、归巢意志力和体能的高效利用。而1000公里的比赛,假设鸽子于放飞的第二天下午归返,那相当于一个鸽子连续两天,飞了两个500公里的比赛,其经过的地域一路地形变化和各种天气状况也不尽相同,其恋巢性、气候适应能力和定向能力是一般的500公里级别鸽所不及的。
至于长距离鸽不及短距离鸽快的论述,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得比较有说服力。早年起棚有幸在鸽店觅得一羽大体型的种母,羽色深斑,体型硕大,双边十一条,但是上手奇轻。因为是新手育种材料十分有限,第一年以买来的一天落台黑斑雄配之,出一窝双公,一羽500公里丢失,另外一羽500公里第二天归返,700公里当日天黑归返,十日后再参加1000公里四位。第二年换配一鸽友淘汰出来的黑斑公鸽,故伎重演又一窝双公,也是一羽飞失,一羽700公里九位,遗憾没有1000公里的比赛,所以作罢。如果您认为这样的鸽子只能飞用于700-1000的比赛,那您和当初的我就一样错了。经过改良此母的曾孙,一羽幼鸽同一赛季里飞过500公里21位和1000公里省联赛6位,而另外一羽直孙女飞300、400、500、600、700五关综合六位,擂台二位的好成绩。
可惜,早期对赛鸽的认识不够,即便手里握有好鸽都不定可以留得下来。那时候赶上那几年取消了1000公里的比赛,觉得好鸽“无用武之地”,所以我将这系列的几个源头送给了亲戚。等到意识到问题时,已经“廉颇老矣,焉能饭否?”
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在追求短距离速度赛和多关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培养和储备一些中长距离的快速鸽族,那对培养一个优秀的鸽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各地鸽会还是坚持以500公里为价值取向,恐怕过不多几年,大家就只能玩300公里的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