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鸽界拜师
传统意义上,各行各业都存在拜师收徒的现象。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通过徒弟把手艺传承下去。徒弟在师傅身上学到许多技艺,一方面把技艺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通过技艺赚取生活费,使生活得到保障,达到养家糊口的目的。拜师学艺和收徒传授是心甘情愿的双向选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把徒弟当子女,徒弟侍奉师傅为父母。中国人的师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关系,人们把家族伦理直接套用到师徒关系中,师父就意味着权威,和父权一样的权威。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近代,尤其是公元一九四九年之后,拜师逐渐淡化,这是因为现代行业的发展,紧紧依靠手把手的口传身授,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各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继而出现了各种技术学校,成为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即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师徒关系相比较以前的师徒关系,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淡化了个人感情。
近几年,二人转演员赵本山按照传统的方式收了许多徒弟。在赵本山的带领下,东北二人转由低俗的流氓文化,逐渐转向通俗的大众文化,并登上了大雅之堂。
在中国信鸽界,拜师学艺这种情况非常少,这是信鸽运动的特殊性造成的,没有谁是常胜将军,没有谁掌握了打赢的必然规律,获奖是偶然的,不获奖是经常的。因此,鸽友们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信鸽饲养、训练和比赛的许多问题,寄希望于能够找到一条必胜的规律。赢一次不难,次次赢难上加难,做不到次次赢和经常赢,何来颜面当师傅?所以,想成为一个师傅,没有好的人品、较高的技艺和众多的优秀赛绩做底,岂敢为之。因为自己未能做得很好,不去当师傅,这是懂得廉耻;没有几次骄人的赛绩,却也厚颜无耻地敢去当师傅,这是不知廉耻!
我有一位外地的鸽友,拜南方某大城市某鸽友做师傅,几年过去了,多次从师傅处花大钱引进鸽子,每次师傅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个鸽子的后代一定获奖,已经作出来1500km、2000km的获奖鸽。然而,师傅的鸽子在他这里无论做种还是比赛,总是一无所获。超常的开支也造成了家庭生活的紧张,也影响到了夫妻的关系。这种不懂廉耻见钱眼开的师傅不要也罢!
养鸽子拜师学艺这是正常的,但是拜师前首先要了解其人的人品、技艺水平和赛绩,要了解他的鸽子实力,如果只是说大话、吹牛放炮,你就离他远一点,免得受其害。如果其人的人品较好,技艺水平较高,赛绩众多且是真实的,能帮助自己提高赛鸽水平,不妨拜其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