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了解历史方能着眼未来,对历史资料及文献的整理研究及保存也是我们行业工作者一直持之以恒的工作,在此特别感谢中华工商时报温州记者站站长、温州市信鸽协会老常委、信鸽爱好者叶正积先生的支持,厚赠24年前其与温州鸽界老前辈、原温州市信鸽协会秘书长、温州第五中学生物老师陈起合作发表于《中华信鸽》杂志上珍贵的文章——《温州信鸽三十年》和《温州一怪——吴百亨》。因原文创作并发布于1992年,文中有关历史数据请勿以2017年为据!
温州信鸽三十年
陈起 叶正积
市场经济发展在全国颇有名气的温州市,信鸽协会创建于1962年,至今已经整整度过了三十个春秋。
三十年来,温州市信鸽协会在市体委的领导下,走了一条广交鸽友,服务会员的道路,使鸽协会员队伍从小到大;竞翔条件从差到好,赛绩水平从低到高;信鸽素质从劣到优,受到广大会员和信鸽爱好者爱戴。
自50年代中期始,温州的信鸽就有一定的基础。那时候著名的实业家吴百亨先生酷爱信鸽,凭着优裕的经济实力,在上海和港、澳等地引进一批优良种鸽。还有几位颇有声望的生物教师等,也是饲养信鸽的带头人。他们三五成群自行组织竞翔活动,娱人自娱,逐渐扩大信鸽爱好者的队伍。60年代初,温州鸽界因受国外和上海举办的信鸽竞翔影响,萌发了筹组温州市信鸽协会的念头。王建南、池昭业等人经常在一块商讨、策划,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得到市体委副主任周龙同志的赞许和积极支持,于1962年春,浙江省第一个鸽协——温州市信鸽协会诞生了。协会选举了王建南为主席,池昭业、陈起为副主席,陈振中为竞翔负责人。由于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非党、团员和老工人不能加入协会组织,故初建会时会员仅有十多人,一些热心信鸽事业的人也被拒之于“鸽会”的门外,连温州鸽界备受尊敬的吴百亨先生,由于是资本家,更是“望会兴叹”,后来由于其子吴蜀加入了团组织,他才以吴蜀之名进入鸽会。“文革”期间,温州鸽会一度砸开会门,会员扩充到40余人。此间,温州鸽会组织随着形势的多变,反复不已。
中国信鸽协会和浙江省信鸽协会成立以后,温州市信鸽协会活动空前活跃,组织日益壮大,会员数从几十人很快扩充到300多人。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温州市信鸽事业进一步发展。现在,温州市除了市会会员500多人外,还有鹿城、瑞安、平阳、苍南、永嘉、乐清、泰顺、洞头等8个县级鸽会的团体会员数百人。目前,闻名全国的农民城——龙港镇也成立了信鸽协会。由于温州市信鸽协会会员的共同努力,去年该会被评为温州市级和浙江省先进协会。
在50年代以前,温州的养鸽爱好者只是养几只花鸽玩玩,较高水平的信鸽难以寻觅,放飞距离也只能在几十至百余公里之间,真正能具实力的要算吴百亨先生的鸽舍。他与上海鸽界名流交往后,引来了百余在国内竞翔首创佳绩的赛鸽。诸如:1954年吴百亨先生第一个结识的张朝德家引来的“固耐”鸽;1956年从李厚仁家中引来了上海六个月龄放飞北京归巢的雌鸽和原对父母鸽;50年代后期在汪顺兴处不惜代价引了“兰州第三名”,还先后在上海引了“兰州第四、五、六、八、九、十名”以及上海飞太原、潼关、西宁等的优秀赛鸽,为温州信鸽素质提高奠定了基础。1963年温州信鸽在首次参加浙江省第四届运动会的竞翔活动中,崭露头角,首创成绩。
但自成立后的头五、六年中,由于会员少、经费短缺,竞赛,盛鸽没有笼子都是用开起洞孔的纸箱,运输以寄行李的方式交托汽车站作行李托运,与目的地行李房联系,请他们支持放飞,放飞后在明信片上盖章寄回,作为物证。没有钱派人送鸽放飞,因此成绩不尽人意,空距260公里的杭州站,当时的头鸽归巢时间都在12小时以后。
由于竞翔条件的改变,鸽质的提高,从1973年始,温州信鸽便上了一个台阶,连年来从距离、速度、归巢率等方面屡破纪录。北路和南路均获较好的成绩。如260公里近距离比赛,分速1209米;500公里中距离比赛,分速1300米;1000公里远距离比赛,分速1000米。2000公里超远程比赛,分速504米。这些记录虽比不上一些先进地区,但温州地处浙南山区,多山多水,终日云雾迷茫,天候地貌对信鸽飞行都不利。赛鸽经过长途跋涉,飞归家门时还得爬高翻山或绕山谷低飞百多公里,难度较大。
温州信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它们以吴百亨、陈权文、林瑞兴等鸽界前辈从上海、香港引进铭鸽为基础种鸽,按实践要求进行改良,使逐渐适应多山多水的温州地区赛翔。温州鸽(又称“吴鸟”)的特点是体小机灵,早熟快速,适合于山区和丘陵飞行,具有较好耐力的超远程鸽。温州鸽的外观也较漂亮,在浙江省11个地区历次评比中,多次获得好名次。
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对温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进温州的信鸽事业,温州鸽协将团结全体会员,联络海外鸽友,使温州信鸽更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原载于1992年12月《中华信鸽》杂志总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