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幼鸽需要注意的几点
本文参加“打公棚我有一套”征文活动
大部分养鸽子的鸽友都是为了参加比赛拿到好名次,然而鸽子太多不知道如何挑选和淘汰。淘汰鸽子不是说等鸽子长大了再去淘汰。我们应该在雏鸽和幼鸽时期就淘汰掉不适合的鸽子,这样比赛的时候才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奖,那么对于雏鸽和幼鸽应该怎么去淘汰比较好?
我们都知道雏鸽最关心的是它的健康问题,如果雏鸽每次都被喂得很饱,但是依然还是很瘦弱,那么说明这羽鸽子本身体质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消化不良,对于雏鸽时期就消化不良,吸收不好的鸽子就应该果断淘汰。再比如正常的套环时间个别的鸽子脚环带上去还要掉下来,那么这样的鸽子也是比较瘦弱的。对于雏鸽时期的健康问题一定要坚持零容忍的原则。对于健康的但是喂一大一小的鸽子可以特殊照顾一下或者是换一下窝,找到相似大小的鸽子放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鸽子的年龄不能太大,不然亲鸽会认出来。
另外,在幼鸽方面我们要注意到当幼鸽下窝以后,就需要熟悉周围的环境。比如如何进棚,吃饭,喝水等等问题都要开始学习。大部分的鸽子都是可以适应得很好的,对于个别的鸽子没办法适应就要及时淘汰了。这样的鸽子生活都没办法适应你就别指望它还能够在比赛的时候保持健康。
雏鸽和幼鸽的淘汰主要关注的是健康的问题,等到家飞训放之后再去选择合适的鸽子去比赛,比如说一些训练的时候经常生病的鸽子就要去淘汰,比如说一些受伤比较严重的鸽子也应该去淘汰等等。
这里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点需要注意:首先就是在换羽期间,幼鸽耻骨最容易开张(不是每羽幼鸽都这样),有时连中指都能塞入其中,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可能是由这一时期的身体与心理状态等因素决定的,可能还与出入舍的管制、家飞时间长短有关(被禁飞的鸽子耻骨容易开张),我曾因此误杀了一些不错的鸽子,在此向它们表示歉意,这是我的无知!现在我发现,只要幼鸽在家飞前耻骨是闭合的,后来开张没有问题,待过换羽期后,耻骨自然会闭合,被杀幼鸽纯属冤枉!
其次在换羽期的幼鸽,一般都会比较消瘦,上手感觉“骨多肉少”,尤其是腰部不够丰 满,仅有的一些肌肉也觉生硬,弹性不足,上浮感自然较差,这特徵也是暂时的,待羽毛丰满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不必因此而大开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