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鸽舍种赛鸽数量结构问题浅议
2006/12/11 16:19:54
分享
    题记——经济管理与商品营销学上的一条原理值得鸽人借鉴:战略决定结构,结构决定结果。


    一般情况下,一个鸽舍应保持多少种鸽,多少赛鸽,对此问题过去不曾引为关注。前不久与人谈起台湾赛鸽大家吕宜全先生分布在台岛各地的36个赛鸽棚中,共拥有4000羽种鸽,每年作育800羽左右赛鸽参赛的情况,引出了我们对一个鸽舍种鸽与赛鸽当保持一个怎样合理比例的讨论。

    从吕大师的种赛鸽结构的比例来看,种鸽与赛鸽间的比例为5:1。这种情况之所以令人关注,一是这种结构与我们许多普通鸽友情况正好相反,起码在笔者周边的鸽友普遍为几对种鸽,一大棚赛鸽。二是吕大师与其他既赛鸽,又把鸽子作为商品来经营,通过各种品系的庞大种鸽群生产商品鸽投放市场的鸽家不同,他的种鸽主要是为在台岛的诸多高额的大奖鸽赛准备的,因此,他这点为赛而养的情形与其他鸽友具有较大的可比性,使他的种赛鸽结构在人看来具有直接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从而极大程度的颠覆了诸多鸽友以往对种赛鸽结构问题的认识与做法。

    首先,吕大师种赛鸽的数量构成情况,虽谈不上可成为诸鸽友照搬照套的一个固定模式,但观察与思忖其可借鉴之处,使我们在确定种赛鸽结构的孰轻孰重问题上,有了一个大至的方向。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平时主张的“强鸽先强种”、“鸽飞一滴血”理念付诸实施,把养鸽上包括数量结构在内的重心向种鸽方面倾斜。改变以往不少鸽友重赛鸽数量,从而能够痛痛快快参赛,至于参赛的结果听天由命;轻种鸽队伍建设,导致赛鸽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应对鸽赛频繁的变数因素能力差的状况。端正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再回头观察与分析鸽坛赛鸽上那些不是偶尔昙花一现,而是持续赛绩突出的鸽友情况,发现时下多数经多年打拼在赛鸽上形成气候、多有建树的名家、高手,到头来都在自己主力种系,乃至一两对幸遇的黄金配对以外,还有一批与基础种鸽或相近相关,或形成差异互补的种鸽群势。面对这样多数成功者强大的种鸽格局,不能不让我们对种赛鸽结构问题加以重视,并积极稳妥地进行以种鸽为基础与重点的结构调整。

    其次,从具体种养训的实际操作情况看,要较好地支撑鸽事活动顺利开展,也不是少数几只种鸽能予以保证的。养鸽有些年头的鸽友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知根知底的好种鸽引入鸽棚,往往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样一下子就能点石成金,作育的结果可能如愿以偿,也可能不尽理想。有缘育出好赛鸽的种鸽,接下来再作出的鸽子可能差强人意;而有些不抱希望,甚至沦为保姆的种鸽后代,冷不丁又会冒出个杰出飞将来。因而再好的种鸽也不能保证其作育出的仔鸽只只优秀,这就决定了每年的育雏时节,鸽友的全部希望不能全部寄托在一两对种鸽身上。因此,没有适应因赛鸽遗传繁育不确定性、适应环境气候多样性的几路种鸽及数量可观的种鸽基础,是难得在激烈的信鸽竞翔中取得一席之地的。

    言及至此,在思考鸽舍种赛鸽结构问题时,我忽然把鸽友的种鸽与读书人的书籍联想到了一处。且看诸多学问家哪个不是书籍如山,堆满书架?但依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以此对照鸽事,在每年的育鸽季节里,我们在种鸽的使用上何尝不是“临到用时不嫌多”呢?目前,鸽界十分倡导养鸽少而精。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总体没错,但对于精简的对象却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认为对于赛鸽的数量确需通过严格的遴选、淘汰,保持少而精的状态,而对于种鸽队伍的精简却要慎之又慎。在先要把好进门关,没有理由进棚的种鸽不得入门槛的前提下,进得棚来的鸽子不经反复试用不要轻易裁减掉。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上,就要注重把握好两点:

    一是要像设置藏书书柜一样,搞好种鸽专门的“储藏”、保养及使用的设施配备。不管养鸽规模大小,鸽子数量的多少,都要大小不论地单辟没有巢房,只有栖架的雌鸽舍,育雏时雌雄聚集的育鸽舍,专供赛鸽便于训赛的赛鸽舍。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单独的幼鸽舍,雄鸽舍,病鸽隔离与观察舍等。因为现代养鸽在培育赛鸽上不同于传统的操作手法,由其自然天成、毫无节制地想育就育,而是集中在一轮一轮地批量进行,以便集中按批次进行喂养管理和训练参赛。一般每年适时集中作育二到三轮幼鸽之后,为了保护种鸽身体体质(特别是产蛋的雌鸽体质),种鸽平时要单独饲养,以便养精蓄锐。

    二是种赛鸽的结构数量比例的问题,鸽友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条件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确定。如前述的吕宜全先生因其十分优越的养赛鸽条件,形成现有种赛鸽5:1比重,即八二开的状态不可能成为一个通行公式,鸽友可依据各自条件设定七三开,六四开,甚至五五开、倒四六格局,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处于不断变动与调整之中。因此,具体的比重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鸽事操作上,通过讨论种赛鸽数量构成状况,我们在观念上确立一个以种鸽为根本、作重点的指导思想。

                                         2006/09/28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06/12/11 16:19:54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5评论
中信网友
0楼
如标题
2006/12/14 22:41:17
4
回复
KEVIN_ZHU
0楼
4000只种鸽出800只赛鸽只能说对种鸽认识不够或者说认识透了,那么那些多出来的干吗?还是说明有地方和有钱.只有说4000只钟鸽出了幼鸽通过挑选淘汰剩了800只来比赛是科学的.而不是4000只总共出了800只,怎么出?你说呢,呵..
2006/12/14 7:33:33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文章不错,但不符中国国情。
2006/12/13 21:05:28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蔡先生,看了你许多的大作,感觉都不错,但是对这篇中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首先,你讲的台湾吕宜全先生的种鸽数量比较多,而赛鸽数量比较少,我们大陆的鸽友不能效仿,因为台湾的赛制非常残酷,弄不好就全船都没有归巢鸽,而我们参加的陆地比赛,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还有,如果一对种鸽今年出的小鸽有一两只能够进名次,明年和后年却飞的不好,这样的种鸽还是不要的好,因为它们的遗传不怎么样,把养它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些每年都能够出成绩的种鸽身上,既节约时间和金钱,又可以省一些精力.
2006/12/13 19:07:52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