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苏学成:放飞世界首只机器人鸟
2007/3/2 10:03:24
大众日报 记者:卞文超
分享

    让动物按照人的意图行动,可能吗?这似乎是驯兽师的把戏,或者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日前,在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苏学成教授把普通家鸽变成了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通过在鸽子脑中植入一个微电极装置,自由翱翔的鸽子竟然“听懂”了人的指令,精确地做出指定的动作。
    
   
苏学成,山东科技大学教授,他领导的机器人中心,是国内特种机器人主要研发基地。

   
                 1电脑和微刺激发射装置

   
                 2鸽子的“皇冠”是微电极装置

   
          3安装在鸽子背部的“马甲”是微刺激发生装置
    
    2月28日,青岛市有些降温。下午四点钟,山东科技大学校园仍处于寒假的宁静中,一栋红色的建筑楼顶上,鸽子翻飞。

  每天这个时候,是机器人中心给鸽子喂食的时间。楼顶上风很大,苏学成教授仍然准时地出现了,在空地上撒下谷物。放养的鸽群已经认识这位老人,很快聚拢过来,咕咕叫着争相啄食,与普通家鸽没有什么两样。

  “看见它们头顶上的装置了吗?”

  顺着苏教授手指的方向望过去,记者发现,有几只鸽子的头顶上,多出一块粉红色的突起。就是这个小小的装置,让鸽子“听懂”了人话。

  人鸽对话的表演

  在机器人中心一楼的大实验室里,上演了一场人鸽对话的精彩演出。

  一只鸽子被带入实验室,它是这场演出的“主角”。实验室这个“舞台”,是一个大车间,长18米,宽17米,高4.8米,空间范围相当大。

  “主角”鸽子穿着专业的“行头”——头戴“皇冠”,身穿“马甲”。实验人员站在一台电脑面前,配合鸽子的演出。

  “起飞。”实验人员一边说着一边通过电脑输入指令,他告诉记者,当他输入指令时,电脑旁边带天线的一个小装置就会把电信号发射出去。几乎同时,记者看到鸽子背部的马甲上,红色的信号灯开始闪烁。“这表示接收到了信号。”只见鸽子徘徊了几秒钟,呼啦一下飞了起来。

  实验人员又输入了左转飞行的指令,鸽子向房间左侧飞去。他再连续输入右转飞行的指令,鸽子右向盘旋了一圈后,继续飞行,成功地完成了环室内一周的路线(如图4所示)。想让鸽子怎么飞,它就怎么飞,整个过程令人惊讶。

  表演的背后

  奥秘的关键就在三件道具身上。据苏学成教授介绍,鸽子头部的“皇冠”(图2),连接着一个通过手术植入脑内的微电极。鸽子身上的“马甲”(图3),是把一个微刺激反应器固定在了鸽子身上,并连接了头部的“皇冠”。为了便于观察,这个反应器也可以固定在微电极的裸露部位。而电脑旁带天线的小装置(图1),则是一个微刺激发射器。人的指令,通过电脑操纵的微刺激发射器,发射给马甲上的微刺激反应器,再通过植入鸽子脑部的电极,对鸽子脑部特定的神经位点发生电信号刺激,促使鸽子做出相应动作。这就是机器人鸟的工作原理。

  “动物的神经系统里,包括人,传递信息的都是电信号。所以人们一直希望可以把电信号读出来,弄懂它。如果真正能够实现的话,就能对一切心理活动一目了然。这个过程反过来,如果读懂了电信号,就可以模仿这个电信号,并把它加在神经系统里面,做到以假乱真,控制它们的行为。动物机器人就是基于后者,用电信号刺激神经系统,使它听人的指挥。”苏教授说。

  2006年5月8日,苏教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实验成功的日子。那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看到的第一缕曙光。

  目前,机器人鸟已经能够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起飞、盘旋、转向飞行等动作。在电信号的“翻译”下,鸽子“接收”到人的意图,并作出强制反应。虽然实验的有效空间范围仍局限于室内,但据苏教授介绍,如果给鸽子身上带上微GPS导航系统,在原理上说,户外的控制飞行也是可以实现的。

  与鸽子相处的日子

  今天,机器人中心生活着100多只鸽子,大部分鸽子都戴上了“皇冠”。没有戴“皇冠”的,多半是他们新近繁衍的后代。

  喂食时,苏教授走到一个鸽笼前,特意多撒了一些谷物。“这个笼里的鸽子刚当妈妈,应该多吃点儿。”据苏教授的长期观察,实验并不影响鸽子的正常生活。手术在鸽子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鸽子本身无疼痛感。即便日后电极不能取出,对鸽子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每天亲自喂食,亲自打扫鸽笼,苏教授对鸽子的体贴无微不至。2006年冬天,第一场寒流来袭时,苏教授担心的是:动了手术的鸽子,头部缺失了部分皮毛,肯定会感到寒冷。于是,他和课题组人员一起,把楼顶上的鸽笼搬到机器人中心的楼道里。当时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好几只鸽子能够完成控制飞行,苏教授更是对这几个合格的“飞行员”关爱有加。然而,鸽笼搬进楼道后没几天,苏教授清点鸽子的时候发现,表现最出色的一只鸽子丢失了!

  苏教授心里一紧,想它也许是飞走了吧。于是仔细检查了鸽笼,加了护板。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又丢失了一只鸽子。

  “当时很心疼啊。”回忆起这件事,苏教授有片刻的沉默。“它们都为科研出过力。”苏教授说。

  进化的搜救天使

  为什么在鸽子身上大做文章呢?这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偶然的发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机器人鸟,经历了从蛇形机器人,到机器人老鼠,再到机器人鸟的“进化过程”。

  苏教授是资深的机器人研究专家,曾成功研发过多种机器人,蛇形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蛇形机器人是由履带带动的机器人,因为善于弯曲行走、攀爬穿越,所以取名“蛇形机器人”。研发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或灾难时,便于跨越障碍,抵达人迹罕至的地方,展开搜救工作。

  虽然蛇形机器人研究取得了成功,但是瓶颈也随之出现了。“一来是它体积比较大,遇到狭小的空间就难以穿越;再说它携带能源的能力有限,经常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能找到一种动物来代替,这些问题不都解决了吗?”苏教授试图找到一个比蛇形机器人更好的方案。

  最先想到的动物是老鼠。老鼠是实验动物,它的生物学资料丰富,便于研究。2005年,苏教授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只机器人老鼠,与机器人鸟的原理相同,它能够按照人的指令做出规定动作。然而苏教授又进一步发现,让老鼠帮助人类搜救,有它致命的弱点——老鼠胆小,稍微遇到外来的干扰,就不再敢动弹。并且,它的行动速度和范围也很受限制。

  2005年底,机器人老鼠研制成功后,苏教授马上投入了机器人鸟的研发。家鸽的生物学资料相对欠缺,研究起来更为困难。但是它的实用性更高——飞行的鸟类运动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广,便于协助野外大范围的搜救,此外,在各种探测、空中摄影、投递等任务中,机器人鸟更能帮助人类达成难以实现的目标。

  不为人知的教授

  一个又一个成就,把苏学成教授推到公众的视野中。由于机器人鸟的成功尚属世界首例,吸引了国内外多家重量级媒体对苏教授进行采访。

  习惯了实验室里潜心钻研的安静日子,苏教授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热闹”很不适应。“前些日子,有家媒体对我的情况过于吹捧,不客观。我很生气,让他们写了检查给我。”记者抵达青岛的当天,苏教授已经拒绝了三家媒体的采访。“我不图名不图利,搞这些东西做什么。”然而,当看到记者本人远道而来,他又心生体恤,放下手头工作,亲切地表示配合。对于那位报道失实的记者,苏教授也没有把检查转交其领导,以免他受到处分。

  眼前的苏学成教授,身材高大,脊背微驼,和蔼亲切。用课题组成员刘小峰博士的话说:“一看就是一个忠厚的长者。”

  对于自己的成就,苏教授并不多谈。他更愿意让大众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关于苏教授本人,记者所了解到的消息,更多地从他身边的人口中得知。

  “跟着苏老师做科研,很快乐。最初这个课题组经费很紧张,苏老师拿出他自己以前承担国家863项目的节余,给这个课题小组公共使用。有问题,我也可以畅所欲言,开会的时候公然提出来,他都会乐呵呵地接受。”机器人鸟课题小组的另外几位成员告诉记者,“苏教授为人很执著,机器人动物这个课题,从1999年起他就开始申请,申请了4年都没有成功,但他每年都不放弃。除了吃饭睡觉,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通常都在晚上十点之后回家。不要说科研报告了,就连打扫鸽笼这样的脏活、累活,他也从来不支使别人,而是和大家一起去做。”

  然而苏教授自己却说:“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容易,二十多年了一直这样,已经成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习惯。”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这个精神,就会认真、执著,就能吃苦、吃亏。”这是他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发布时间:2007/3/2 10:03:24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52评论
中信网友
52楼
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年我把山鸡变成家鸡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声讨我,可是现在这帮家伙比我吃的鸡蛋还多!
2017/5/26 11:51:31
4
回复
leo
21楼
你用大脑信号控制机械,那叫义肢。是造福人类 你用电子信号控制大脑,那是违背自然,是作孽 如果zf批了你这个项目,估计老百姓的脑袋都要被开票了以后
2015/3/28 9:20:43
4
回复
zhang
20楼
hao
2013/4/6 20:43:44
4
回复
中信网友
19楼
擦 真TM 没人性啊 牲口
2007/12/21 22:20:59
4
回复
阿韬一族
18楼
我反对~ 像这样的实验拿到网络上也只有网友的唾骂~ 还是收手吧苏教授~这样是成不了名的 在不收手就会遗臭万年
2007/12/14 4:37:31
4
回复
中国信鸽协会
0楼
反对!惨无人道 反对联盟加入qq群:8686110
2007/3/12 22:52:41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恐怕会受到广大鸽友的谴责
2007/3/7 16:49:09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掺无人道!
2007/3/6 21:05:00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我说他是鸡儿吃多了撑的.
2007/3/4 19:49:33
4
回复
养鸽人
0楼
科学试验固然重要,可是不要忘记鸽子是和平的使者,不管你是为了科学还是为了作秀,请不要将成功建立在残忍之上,还有那些不讲原则的记者们,不要在我们养鸽人的空间大肆宣扬,否则你们得到的只有爱鸽人的唾骂.
2007/3/4 9:44:22
4
回复
上官大夫
0楼
为了实验能达到目的,用几只鸽子试验,无可非议。任何国家,任何科技试验,都是先用动物做试验。何况,这还是做了个手术,又未要鸽子的命!为研究对付禽流感 ,美、中科学家用鸽子做试验,为攻克顽症,还用老鼠、兔子作死亡和健康生长对比试验。就觉得很正常。为科学研究,作试验属科研行为,似不应反对啊! 人不吃鱼吗?不吃猪、牛、羊吗?杀了才吃。残忍吗?人吃的动物还少吗?坐月子还少不了鸡鸭啊!谁反对了! 反对者宜当和尚:不杀生.不吃动物.就是吃素,也要拔萝卜啊!
2007/3/3 21:23:33
4
回复
老夫子
0楼
这样做全国300000鸽友都会谴责你残害鸽子的行为
2007/3/3 21:19:06
4
回复
tt
0楼
如果换位一下,鸽子不玩死你
2007/3/3 19:14:46
4
回复
鸽子
0楼
没有人性,
2007/3/3 1:29:14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我想这个装在他脑袋里应该更灵
2007/3/2 16:43:36
4
回复
中信网友
0楼
把那个东西植入你自己的脑袋里试试!还有没有点人性?
2007/3/2 13:15:02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