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飞的是“一滴血”
(养鸽感悟,与文明、文化鸽友共享,相互探讨、交流和学习)
赛鸽飞的是“一滴血”,相信此话已成鸽界普遍接受的至理名言,即:大家都认同,信鸽赛飞主要、关键取决无形的东西,赛飞取胜最根本依靠的是肉眼看不见、手感摸不着的东西。
注意,本人在此所说的是最根本,不是说绝对或唯一。
那无形的“一滴血”是指什么呢?这或许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血统,而血统或是近似于大家所说的基因。
注意,本人在此所说的是近似于,没说就是或等同。
个人认为,血统与基因严格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理由如下:
某人初养信鸽,出崽放飞,通过赛飞,逐渐认定某羽或几羽信鸽很不错,就重新配对继续出崽放飞,最终逐渐形成一路能参赛的信鸽,这路赛鸽经出崽、赛飞并名次不错,经过多次实战检验和数次回血稳定特征后,就逐渐形成了某一血系,并以某鸽的脚环或其特点等给个命名(或叫001号等),就成了棚中某一固定血系,俗称血统。
回血会致血统更纯,反之,掺进外来血过多会改变原来血系,即:血统可以靠培养形成,血纯度达到一定比例就可形成某一血统,当然也可以通过加入其它血系,拆分原有使血系发生变化。但基因不是靠培养形成,一般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为何人们认可信鸽赛飞最关键依靠的是无形的东西(一滴血)而不是其他呢?为何没人说赛鸽飞的是好眼睛?或好翅膀,或好龙骨等等?因为,有识之士更认同,判断有型的东西难可靠,甚至根本就不可靠。
沈老先生抓一羽雌鸽给来访鸽友看,鸽友抚摸赛鸽后说,这羽赛鸽不行,不能做种,更不能赛飞(说该鸽耻骨软、耻门松、闭合差等等)。沈老告诉这位鸽友,此鸽获奖位次、复放(隔年再赛)名次,子代成绩等等。
结论:鸽系不同,特点不同,有时我们或会评价一羽赛鸽不会理想,理由是该鸽这也不达标,那也不合格,殊不知这路赛鸽就是这个品系,这种品系的赛鸽就是这个特点,虽说其某些部位不理想或其貌不扬,但在赛场上甚至出崽方面却往往会一鸣惊人。
再如,沈老先生一次送鸽8羽去参赛,在鸽会排队等候时,一位熟识鸽友过来闲聊(旁边站着这位鸽友的朋友——一位赛鸽名家)沈老先生自然很乐意让这位名家评判一下他的8羽赛鸽。名家对8羽赛鸽逐一抚摸、观察、评估,特别表扬一羽赛鸽眼睛层次清晰,色素浓度高,油亮,收缩感强及眼球转动敏捷,有震颤、触电感;说另一羽赛鸽膀力大,将军条漂亮,副羽覆盖好,肌肉红润有弹性等等。
比赛结果,沈老先生有3羽入赏,其中一羽二位。而名家鉴定、评估的两羽好赛鸽都没进奖,其中一羽还是在第二天飞回的。
沈老先生的这位鸽友带着他的名家朋友前来沈老家作客,他们特别想欣赏下这羽亚军鸽。当名家再次捧起这羽赛鸽时,对其眼睛大加赞赏并指点给其朋友看,从外封砂到眼志都予以积极的肯定……
问题是,这羽赛鸽赛前让这位名家全看过的,名家赛前对该鸽眼睛丝毫没作任何积极评价,此鸽高位获奖后,怎么一下子就是好眼了呢?
这位名家曾经的确取得过令人羡慕的赛绩,也肯定比普通鸽友懂鸽子、有经验,这的确是事实,但本人要说的是:外表看似好,有时其实是个人喜欢,不是真正质量、意义上的好。外表判断的东西难准确,内在的东西外表是无法判断的。
总而言之,养赛鸽,血统是关键、最重要,在此前提或基础上,也要尽可能地关注赛鸽个体情况,有了好的无形基础,配上科学、合理的有形外表结构——头型、鼻型、眼睛及眼睛位置、喉咙、流线型体型、羽毛(主副羽)、龙骨、肌肉、心跳、尾羽(一字型并下压)、耻骨硬度、耻门闭合性、站姿及赛鸽平放手中看平衡感,甚至观察赛鸽棚内表现(占据高位栖架)等等,成功的可能或会更高。
赛鸽飞的就是“一滴血”,排斥了好眼、好翅等等外表判断和鉴定,“一滴血”给出了评判好鸽颠扑不破的真理:赛鸽不以相貌论好坏,不以外表说优劣,天上检验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