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有参加过千公里的比赛了?笔者虽然年纪不过而立,但玩鸽子是从超远程那个时候一直过来的,也就形成了近乎固执的观念:没有参加过长距离比赛的鸽子是不敢轻易用来育种的。
不可否认,三、五百公里优胜鸽中有很多的精品,但是我这双拙眼实在是无法分清他们之间的优劣。短程比赛中冠、亚军甚至前十名之间的分速总共相差不过几米甚至是零点几米。除非是遇到恶劣天气,要不然总是大兵团的往家返,您知道这“第一梯队”中谁是凭本事自己回来的,谁又是靠体力跟大群回来的?作为一名裁判,笔者这几年目睹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优胜鸽主携鸽报到的时候笼子里多会有一、两只“外来户”,也带着同一次比赛的暗章——跟大群竟然能跟到人家的棚里去!
而千公里不是咱不放,是根本就没机会放。千公里及以上级别的比赛,因其收鸽数量少,运费高,归巢率低等原因,早就成为了我们这样县级小鸽会的“鸡肋”,而我所在的鸽会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取消了千公里比赛,今年更是波及到中距离——连七百公里都不放了。
也许是这几年公棚赛的兴盛带动了鸽会比赛的方向,鸽会组织的比赛逐渐仅仅成为了一块试金石,而公棚里的高额奖金才是鸽友们想要真正得到的。然而公棚赛大都局限在三、五百公里的单关上,象多关、千公里这样的公棚毕竟是极少数。很简单的道理,赛程越短,关数越少,从收鸽到比赛结束的周期就越短,一年内组织两次比赛和一次比赛之间的效益差别才是公棚老板所看重的。
当笔者呼吁必须要有千公里比赛时,一位鸽友说道:人家詹森家就没参加过千公里比赛,可人家的鸽子怎么就那么好?别老是拿詹森说事儿,的确从老亨利开始他们家就没参加过长距离的比赛,可是世界上能有几个詹森?老哥儿几个付出的是毕生的心血,一辈子都没娶媳妇呢,你我这样的业余选手能做到吗?纵观欧洲鸽界,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个铭系的功勋鸽,哪一羽不是从巴塞罗那、奥尔良、波治这样的国际长程赛中脱颖而出的呢?
就说我们的台湾岛,因为受地形影响,不可能组织长距离的比赛,但他们花大价钱从欧洲引进的种鸽却大多数是长程优胜鸽,即使“天落”到大陆的台鸽后代也经常有不凡的发挥呢。
长可以短,用长程血统作育出短距离快速鸽的实例数不胜数,而短了还可以再长吗?一个短距离鸽族去参加长程比赛能有几成胜算?老詹森家为什么不去参加巴塞罗那、奥尔良?不会是嫌弃奖金太少吧?
记得《飞翔》栏目记者采访上海鸽协某负责人的时候,该负责人说:“一个地方如果连续几年不组织千公里以上级别比赛的话,这个地方的赛鸽品质肯定要退化的”,此话在笔者听来颇有分量。
真羡慕那些可以参加长距离比赛的鸽友,所以你们没必要再为归巢率低而抱怨了。要知道,在鲁中地区的一个小鸽友现在连丢几个鸽子的机会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