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的养鸽人
自1990年代开始的大动迁,原本居住在老城厢、石库门里的老鸽友,住进了新公房、商品房,许多人不再具备养鸽子的条件。
老李并不是因赛鸽可以牟利而参与到信鸽饲养、信鸽运动中来的。早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老李,从13岁开始养鸽子。如今,依然鸽情难了。
在上海,与老李年龄相仿的一辈人中,喜爱鸽子的并不在少数。然而,自1990年代开始的大动迁,原本居住在老城厢、石库门里的老鸽友,住进了新公房、商品房,许多人不再具备养鸽子的条件,沪上养鸽子的人,实际上是少了。
然而,另一方面,巨额奖金刺激下的各类信鸽比赛又多了起来。似老李一般原本就养信鸽的信鸽协会会员,自然是此类比赛的最大群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一些数量并不庞大却来势汹汹的“新兴力量”崛起,使得原本最具情怀的老鸽友们显得有些尴尬。
鸽哨响起,那是灵魂的悸动
那是1960年代初,如今的老李那时候还是小李,当时住在南市老城厢。不知不觉,也许是因为身边的父兄们多有鸽友,也许是成天价听闻所住的老房子上空有鸽哨响起,老李也动起了养鸽子的心思。
“没别的想法,就是欢喜。”老李的一口正宗上海闲话,令人回想起那个单纯的年代。鸽哨响起时,灵魂悸动了。
据老李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上海市信鸽协会入会,有一个由松到紧的过程。1970年代,想入会,很简单,好像就是敲几个图章就能办好的事。那时候,不作兴来钱的信鸽赛,倒是对前辈的养鸽家多有几分敬仰。老李至今难忘他小时候听说过的故事——解放前的上海滩上,有中国的养鸽家战胜了西洋人,为中国人扬眉吐气。
有史料可查的20世纪中叶中国的养鸽家,确实在上海。譬如出生于1888年的李美龄先生。他1922年考取同济医学系,有种说法是,李梅龄之后还曾向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报考博士学位。其于1930年代从德国引进10羽比利时名鸽和德国军鸽,精心培育出有自己特色的优良信鸽,形成了中国一代名系“李梅龄系”,亦称“李鸟”“李鸽”。其著有《李梅龄博士之传信鸽》一书。
在譬如实业家王福元引进西翁鸽。之后有养鸽家李祖光、杨登元等发扬光大。
还譬如丁培新,对日本军鸽京都灰、鸠协,还有美国信鸽AU等品种了如指掌。
江山鼎革,新中国成立后,信鸽比赛更规范,丁培新从100多公里开始,到700多公里,之后是到北京的1000公里,都有参加。有文献记载,当时“上半年主要是成鸽赛,下半年主要是幼鸽赛,幼鸽赛只飞500多公里。”丁培新喜欢秋季幼鸽赛。他说:“春天3月底、4月、5月出的小鸽子最好,这时候出的小鸽子发育快,换条快,晚秋就可以飞500多公里了。”
比赛时,别的鸽友都提着一大笼鸽子去集鸽,丁培新却常常是用手帕包着一两只鸽子摇着残疾车去集鸽。1949年他的鸽子飞无锡、常州连连获奖,1951年他获得5个冠军,以后每年都捷报传出。1957年他的鸽子获得飞428公里季军,飞642公里山东兖州亚军,1958年单一个赛季他的鸽子就夺得6个冠军、5个亚军,还有4个第3、第4名。及至1960年,上海市信鸽协会首次举办赛程1900公里到西宁的超远程比赛。丁先生选了一羽飞轮系的雨点、外号叫“笨蛋”的鸽子去参赛,获得殿军。
老李因为耳闻目睹当年的那些信鸽比赛,而愈发对信鸽产生了兴趣。
在他的养鸽历程中,有两个人对他有巨大影响。一是他的二哥。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李的二哥也养鸽,至今他受到惠及。譬如有的鸽子需要转棚、育种等,哥俩都能交流。
另一位对老李影响巨大的,是曾任上海市信鸽协会常务副主席的张顺奎老人。早年曾经在国棉六厂工作的张顺奎,还因工作刻苦努力、学习认真积极,被组织上挑选去华东师范大学深造。在大学里,有一次上体育课,任课主任王震老师无意中提及了信鸽运动的事情。课后,对信鸽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张顺奎专程拜访了王老师。此时,张顺奎才发现先王老师拥有20多羽以著名的“李鸟”和“培尔琴”种系为主的鸽子。后来,张顺奎就跟着王震老师学习起了养鸽子,及至“文革”中王老师受到冲击,将自己所有的爱鸽全部交付给爱徒张顺奎打理。
搬迁新居,难舍鸽情
自从加入信鸽协会以后,张顺奎成了老李眼中的老前辈、老法师,而老李成了张顺奎直呼的——小弟。他的哥哥则是张顺奎口中的——大弟。
“小弟啊,不谈了不谈了。”大约十年前,因为一起特比赛发生问题而取消所有比赛成绩,张顺奎用一口扬州话向老李感慨。
而如今,面对有一次特比赛弄虚作假的嫌疑,老李也禁不住学起了当年张顺奎的口吻:“不谈了不谈了……”
如今的老李,仍然住在靠近南市老城厢的一处新式里弄里。由于房子比较大,特别是顶楼晒台比较大,老李仍然养了三十多羽信鸽。
“从前没搬到这里的时候,我最多养了八十多羽信鸽。”老李告诉记者,“那时候,养的大多是长距离品种,我们行话叫‘老国血’。”
1980年代初,老李的哥哥有一羽鸽子参加长距离比赛,从甘肃张掖飞回上海。“那天,我哥的鸽子大概是飞了五天,飞回了上海。回巢的时候,我哥不在家。我去他家接那只鸽子,没有钥匙,只能撞开房门。发现那只鸽子正在鸽棚里和其他鸽子打架,那鸽子经过长途飞行,眼皮耷拉着,样子很可怜。我把鸽子送到信鸽协会,张顺奎很怜惜,对我说:“小弟啊,鸽子回巢,家里怎么能没人守候呢?”
如今的老李,家里又一次面临可能的搬迁。他不禁感慨道:“也可能不养了。耗费精力、财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养鸽子也不是谁都可以养,如果搬迁后,小区不适合养鸽子,你就是想养,也没地方养,隔壁邻居也不给你养呀!”
如今,老的上海市信鸽协会会员自然还都可以饲养信鸽,但若想申请加入信鸽协会,隔壁邻居同意、居委会盖章同意等程序不得不走,而确实,这样的章,本就很难盖下来。搬迁新居,难舍鸽情,有时候却不舍也得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