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视野
自李梅龄医生在那个年代,花重金从国外引种,参加信鸽比赛,为国争光之后,至八十年代末期,信鸽比赛都是以一种松散方式在民间若隐若现地存在着。众多的养鸽者都几乎是业余爱好者,所饲养的鸽子都是来自鸽友之间相互赠予、借用的鸽子,能在鸽市花上几元钱、十几元钱的买鸽者,已经很了不起了,更很少听说有人从国外花大价钱引进品系的鸽子。
我蜗居的小城位于皖西北,虽然有幸通过上海知青认识上海鸽友,饲养上海的信鸽,但花大价钱去购买外国品系的鸽子还是没有人的。但同时期和我相邻的几个小城市里却有3位养鸽的小人物,从开始饲养信鸽时,就给自己认定了饲养方向,要养信鸽,就养世界最好的鸽子!
对于这3位鸽友,我和他们之间来往不多,他们的故事都是我身边鸽友们零零散散给我叙述得知而来,我鸽棚中饲养的也有当初他们引进的品种后代。
第一位鸽友最经典,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在月工资不足百元的时代,万元户就不得了,而这位鸽友为了能拥有世界最好的鸽子,不惜一切代价,前后花了2年多时间联系欧洲养鸽名家,引进的艰辛过程我们如今无法想象。当时我国还没有发行百元钞票,据说他花了近百万元的现金购鸽款,都是十元一张的钞票,用麻袋拉到北京,然后兑换成外币才购买引进。购买到国外名家手里铭鸽之后,人家不是做广告出售,而是除了参加地方比赛之外,就是放在家里欣赏。所以在国内很少知名,据说曾有欧洲养鸽爱好者专门来到他家购买他的鸽子,都被他拒绝了。上海一位名家到他的鸽舍看过之后说,我到过外国好多名家鸽舍,没有想到在你的鸽舍内能看到这么多国外铭鸽。
第二位鸽友在90年代初花了几十万元买回一羽国外铭鸽后,不小心跑棚了,被另一个城市的鸽友抓到,得知这一羽鸽子信息,为了能借这羽鸽子用一下,这位鸽友买了十吨混合饲料送去,成了当时他们当地鸽界的传奇。
最后一位鸽友在上海龙园鸽舍刚引进国外种鸽和出售种鸽子代时,一下花了几十万元购买这些种鸽和子代,但还没有来得及参赛,他因为犯罪,购买的种鸽和子代都交给别人饲养了。
那个年代养鸽不是为了获利,做广告赚钱,也不是为了今天的公棚和特比环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大奖。养鸽就是一种心情,他们能够拿出大价钱去购买国外铭鸽,玩的就是一种纯粹!因为他们的大视野,促使了当地的信鸽发展。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铭鸽子代一直在不同公棚、地方赛发挥出优异的成绩,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