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并非一只雀,而是我饲训的一羽雌性良种信鸽。它的父亲是三十年代大名鼎鼎的李美龄博士育成的李种鸽,母亲是苏州市竞翔三门峡(千公里)获奖鸽。它可谓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但它的生相却叫人不提情绪:尖鼻短嘴,缩脖拱背,一派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垂头丧气的样子,与天生丽质的“大家闺秀”形象相去甚远。以至后来我干脆叫它“小麻雀”。想原因,必是它的父母结合不当,用遗传学的术语讲:基因不连锁。于是我又让它的父母分居,以免它们再生出这样劣质的儿女来。但对“小麻雀”却无法下狠心淘汰它。心想,既然生之,姑且养之,至于将来前程如何,随它去吧。谁知在以后的竞翔生涯中,“小麻雀”的表现大出我所料,不仅使我刮目相看,甚至心灵都受到震撼。
1986年10月,出壳仅6个月的“小麻雀”与另外血统的3羽选手鸽一起参加济南市信鸽协会举行的河南省新乡市(320公里)比赛。“小麻雀”顺利归巢,而那3羽气派不凡的鸽子却流落他乡。相形之下,“小麻雀”的形象首次放出了光彩。87年我搬家,恐“小麻雀”飞回故巢,因而停赛一年。88年春季的焦作(400公里)竞翔,是一次异常艰苦的比赛。开笼当天遇恶劣天气,全市参赛的一千多羽信鸽,7天内只归巢50羽,其它大多迷途飞失。“小麻雀”在因搬家缚翅半年、停训半年的不利情况下,展翅奋飞,于第二天上午归巢,获全市第十名。从此“小麻雀”开始引起我的重视。它稍事休整后即投入了更艰巨的赛程。孟塬(670公里)竞翔对每一羽赛鸽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历年济南放孟塬归巢率只在10%左右。15天的报到期满了,“小麻雀”无影无踪,我心里尚存几分希望,但也生出些许失望。然而就在第23天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训练鸽子时,“小麻雀”忽从天降。当我把它捧在手中,看到它是负伤而归时,泪水涌满了我的眼眶,我把它放进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它的父母“复婚”,以生出更多的“小麻雀”。转眼到了89年,“小麻雀”养精蓄锐后重新上阵。5月13日竞翔铁门(500公里),“小麻雀”和它的2羽兄妹、2羽子女一起安然归来,使我的归巢率达到50%,远高于全市10%的归巢率。这时,“小麻雀”经多次竞翔,累计飞行3000多公里,已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运动员”了,我决定送它参加终点站甘肃省天水市(1020公里)的决赛。这次比赛自开赛以来,经过六站淘汰,最初参赛的近四千羽鸽子中只剩39羽“精英”参加决赛。而天水至济南,更是戈壁横、群山逶迤,天敌出没,水源缺少,鸽子回归相当困难。“小麻雀”不负我望,奋勇拼搏飞回故巢,获决赛混合第三,雌鸽冠军。是役全市仅回归5羽鸽子,可谓:“黄沙吹尽始到金。”
我在欣喜之余重新端详“小麻雀”,奇怪的是,此时我不但不觉的它丑陋,反而很有几分姿色了。
原载《齐鲁晚报》198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