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失去信号,四周是茫茫雪原,几名士兵被围困在铺天盖地的暴风雪中,生命危在旦夕。紧急时刻,一人放出军鸽,穿越风雪,及时搬来了救兵,终于使大家脱离险境。这是新疆某边防武警巡逻分队的一次真实经历。在卫星通讯时代,高科技似乎无所不在,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军鸽却能不受无线电干扰,不被雷达发觉,到达很多卫星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完成通信使命。它以“简便、灵活、快速、准确”的特点,至今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军鸽的国家之一。1950年,云南边防公安总队从苏联军队带回200只苏联鸽子和波兰鸽子,组成了第一支军鸽队。当年在昆明市薛家巷组建的这支军鸽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解放军军鸽基地,先后培育、繁殖了5万多羽共上百个品种的军鸽供陆海空三军使用,特别是边防和海防部队。
如今,主要品种有世界名鸽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中国的“应验鸽”、“高原雨点”、“森林黑”、“小麻佐”等,这些品种一般飞行里程都在1000公里以上。早在1982年,“军鸽大王”陈文广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来的“应验鸽”在上海举行的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的竞翔比赛中,经受住超远距离、雷暴雨、高海拔和山高鹰多的严峻考验,一路穿云破雾,搏击风雨、老鹰,历时25天,飞行了2150多公里,夺得第一名,其远程能力大大超过了同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信鸽大赛的冠军鸽。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军鸽立下的赫赫战功中,最特殊的一次要属1977年的一次核试验取样任务。当时,军鸽队的5只“高山雨点”奉命参加任务,它们被分别放在距离核弹爆心50米、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的防护地带,周围还放置了其他试验动物。蘑菇云升起后,训鸽员通过无线电遥控放开鸽笼,5只军鸽迎着辐射,顶着冲击波,穿过蘑菇云,通过核爆区,闯出了死亡地带,行程2750公里,飞回了昆明军鸽基地。取样表明,5只军鸽身上的放射性物质比同等距离上别的动物高出许多倍,但令人惊奇的是,军鸽的眼球没有被烧伤,毛羽及内脏也没有损伤,而其他生物均因核辐射而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军鸽是惟一穿过核试验场而毫发未损的生物,军鸽的这一特性,为发挥军鸽在军事上的特殊作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领域。
在和平年代,军鸽一直忠实地履行着蓝天信使的职责,在关键时刻准确传递信息,挽救了许多生命财产。一次,祁连山山洪暴发,毁坏了通讯设施,正是因为军鸽千里送信,才使当地52个县的民众躲过了灾害的袭击。目前,军鸽基地在沈阳军区建立了专门的军鸽通信点。所有培育出的军鸽服役于空降兵部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边防部队,并继续肩负着它们在中国军事史上的特殊任务。
军鸽视频链接:最后的军鸽_为了和平的回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