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同舍养鸽 勇夺广州浩羽(黄埔)决赛总冠军
广东兴宁志兴鸽业-李志坚
12月1日,广州浩羽(黄埔)总决赛开笼放飞,这一天李志坚内心有点小激动,因为浩羽(黄埔)是他的主赛场,赛鸽开笼后他和鸽友约好到他的店里一起看比赛直播,并谈笑说:“看我今天怎么飞冠军!”
根据广州浩羽(黄埔)以往比赛经验,鸽友约好下午一点见面,但李志坚盼鸽心切,12点一过就打开了直播,当天的天气特别好,万里晴空加上顺风,他觉得鸽子很有可能高分速归巢。
12点一刻,约好的鸽友还没到,几羽鸽子已经率先归来,李志坚的手机收到了短信息,但他以为是鸽友提前编辑好的信息就等此刻发来逗他玩,心想着“我才不上你们的当”,继续看直播。紧接着鸽友的电话就不断地打进来,都是祝贺他飞了冠军。李志坚挂了电话马上查看刚刚收到的信息,发现真是广州浩羽(黄埔)公棚发来的,恭贺他飞了本届决赛的总冠军。为了验证消息的准确性,他又打开网站查看报到成绩,确切地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这才相信自己真的飞了冠军。他把夺冠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老母亲,老母亲一开始也不相信,说:“那么多鸽子,怎么可能就你飞冠军!”
冠军父亲
冠军母亲
回忆起夺冠的那一刻,李志坚记忆犹新。他说没得冠军时说自己飞冠军,只不过是一个心愿,更是一种调侃,但真飞了冠军却不敢相信,这种矛盾的心情恰恰代表着我首次夺冠的惊喜。
李志坚是广东梅州兴宁人,作为李梅龄先生的故乡,梅州的养鸽氛围比较浓厚,很多年长的人都曾养过鸽子。在李志坚的印象中,他四五岁时妈妈就养着一群鸽子(菜鸽),也就是从那时起,鸽子成为他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李志坚和母亲
2014年,李志坚出差漳州偶遇鸽友,置身别人的鸽棚,他仿佛一下回到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喂鸽子的情景,于是一回兴宁就到菜场买了两羽鸽子回来养。因为有了两羽鸽子,就上网查怎么喂养,于是就发现还有个信鸽网,兴宁也有信鸽协会,他试着在网上和鸽友交流,才知道自己养的是菜鸽,才知道信鸽讲血统,能比赛。为了增长养鸽知识,李志坚经常上网和鸽友聊天,并认识了河北的王老五鸽业,从他那里引进了几羽种鸽。也许因为自己是个小白,王老五鸽业的王先生对李志坚格外关照,有问必答地教他养鸽子,使李志坚对信鸽的理解越来越深。
李志坚从王老五鸽业引进的部分种鸽
由于李志坚的家距机场只有几百米远,鸽子连家飞都不可能,想要参加比赛的唯一办法就是交公棚。2016年,李志坚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把鸽子交到了广州浩羽(黄埔)公棚,没想到首次参赛,就在决赛中飞了第7名,并获得四关综合鸽王7位。凭着这样的成绩,兴宁的鸽友很快就认识了他,从此他和一批年轻的鸽友如醉如痴,没事就聚在一起讨论怎么引种、怎么打比赛、怎么给鸽子治病等等。谁飞了好成绩,大家更有了聚会的理由,几十位鸽友围成一大桌相互庆贺,相互鼓励,相互介绍经验。有了鸽友,内向的李志坚开朗了许多,家人要找李志坚,他不是在自己的店里,就是在鸽舍里,两处都没有,一定就是在鸽店里。
看到李志坚对鸽子如此痴迷,父亲首先站出来反对,认为年轻人应以事业为重;但母亲站在了儿子的一边,说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朋友圈。母亲不仅支持儿子养鸽子,而且承包了鸽舍的所有卫生,每天都为鸽子烧好开水,晾凉后再给鸽子喝,把不大的鸽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凭着从前养菜鸽的功底,把小鸽子养得非常健康。
李志坚并没有因为养鸽子荒废了生意,反而因为有了一帮鸽友,凡事有了商量,有和他相关的生意,鸽友就找他做。他感觉兴宁的养鸽氛围相当好,大家多是业余爱好,没有猜疑嫉妒,去哪打比赛都呼朋唤友一起上,飞好了庆功,飞砸了就一起找原因寻求进步,大家团结又和谐,见了面都很亲近。
母亲在清理鸽舍卫生
说到广州浩羽(黄埔)的夺冠经验,李志坚认为哪里的鸽子就要飞哪里,公棚赛也需要定向作育。
自从2016年他参加广州浩羽(黄埔)公棚比赛入赏,就把浩羽(黄埔)公棚定为了自己的主场,因为他觉得浩羽(黄埔)公棚的比赛不仅公正公平,更重要的是浩羽(黄埔)出色的养功,每年比完赛鸽子拿回来后,总觉得比自己家里养得还要好,休息一下就能配对出鸽子。比如他2021年冠军的母亲,就是自己2017年广州浩羽(黄埔)公棚附加赛的成绩鸽作出,同年一羽附加赛的鸽子还作出了2018年浩羽(黄埔)公棚决赛的23名。
李志坚在广州浩羽(黄埔)的奖鸽
正是因为有针对性地作育,现在李志坚对江西到广州的赛线特别有信心。他说公棚赛参差不齐,广州浩羽(黄埔)是一家值得信任和投入的公棚,很多鸽友参加公棚赛的习惯是赢了继续,输了换地方,而我则是找到一家可信赖的公棚后,就针对这一家公棚引种作育,一直坚定地飞下去。公棚赛运气很重要,但也赛线固定,完全可以像地方赛一样,在连年参赛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赛鸽能力。
红枫公棚也是李志坚的一个主要赛场,为了打好红枫,他就去红枫拍鸽引种,定向培育,这几年已经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