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失鸽成因与对策
2007/10/21 10:08:01
鲁建国 熊险峰
分享
    本文参加中信网“2007赢在秋赛——我思考”大奖赛活动

  在信鸽竞赛活动中,不难碰到信鸽迷失他乡,无法归巢的现象。若不能及时找准产生问题的原因,修正其错误的喂养和训练方法,将达不到竞赛入赏的效果。到头来只能是损失甚大,名次无望,白白浪费心血和金钱。
  
  一、产生迷失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孬鸽。名门望族中的名血种鸽,一般情况下子代有可能是一对较理想,一对中间状态,一对孬鸽,而且还会有百里挑一的超级鸽产生。竞翔对这些鸽子而言是公平的,如本身不携带优良遗传基因,性状平庸的迷失鸽就是孬种。                                            
  
  2、 龄幼鸽。三、五个月即参加百日龄幼鸽赛,公棚赛,大奖赛,台湾式幼鸽赛,甚至心存侥幸当做成鸽一样强行况竞翔多关赛制。
  
  3、管理差。鸽舍面积窄小,卫生跟不上,空气污浊,日常饲料搭配不当,保健砂难以保障,弄得鸽体瘦弱多病。
  
  4、观察差。鸽主对养鸽适翔性的认识不到位,出赛前身体状态如何?是不是连续出赛后还没有恢复身体,精疲力竭,有厌飞现象?是否将短程鸽用于中程距离和长距离赛上?
  
  5、其他。天气的突变,自然磁场的改变,人类的捕捉、枪伤、“天敌”捕食、农药中毒等。
  
  二 、对策的探讨:
  
  1、筛选法。种雄1岁以上的青年鸽和雌5岁以下的青壮年鸽,都是参赛归巢率为100%、速度快而且血统纯正的的入赏鸽。对种鸽蛋要求无奇形怪状,外壳光滑个体较大的头窝。雏鸽出壳后,内壁洁净,7—8天脐带收好,以戴足环不脱落为标准,10天后,用手去抓它时会站立用喙啄手和用翅打手,天亮时嗉囊空空,28天身体无明显缺陷,有一副硬朗匀称的骨架,毛色油亮鲜艳,铃鸽握在手中尾羽撒开不往上翘,拉开双翼后能迅速收回,会展翅试飞,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充满潜质,并能下窝与老鸽争食,30天能下水洗澡,33—38天随成鸽绕棚飞,56天后进行5—15公里的训飞能当天归巢。
  
  2、年龄法。选手鸽的年龄要与赛程相适应。凡幼鸽不到四个月龄不参加50公里以上的短距离训飞,不满六个月龄不参加500公里以上的竞赛,不足十个月龄不参加1000公里以上的比赛。
  
  3、精养法。按每羽鸽0.18立方米计算,鸽舍应为高不超过1.8米,宽1米×长2米的木结构或水泥结构,要在三楼以上搭建,开口方向东或南,地板底下两端要开通气洞,每个40×20厘米,鸽舍前视野开阔,无高大建筑物或电线杆遮挡。每天打扫鸽舍,清洗食槽,饮水器,每周喷洒一次消毒液,每个月做一次呼吸道处理,每季度做一次肠虫清理。细粗粮搭配适当,每日食量按鸽体重的十四分之一供给,能量饲料50%,蛋白饲料30%,脂肪饲料15%,维生素饲料5%,保健砂全天供应。
  
  4、观察法。鸽主要想自己的鸽子在竞赛活动中稳操胜券,鸽主必须学会对参赛鸽适翔性的认识。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眼睛明亮,炯炯有神,光芒四射,肌肉发达,甚至略有点胖,拿到手中感觉轻,羽毛丰满,大条齐全,羽屑充足。其次,参加比赛的选手鸽,一年只可育一次仔鸽,并要求休息三个月后再参赛。千万别让呕雏刚结束中呕雏不到十天以上的亲鸽参赛(因为这时亲鸽素质身体必然下降,有的已是入不敷出的地步)。最后就是要遵循科学道理,不要让赛事牵着赛鸽飞,经常打超常放飞疲劳战,经放飞500公里以上的归巢鸽三周以上的间歇和营养时间,身体恢复后,再参加下次比赛。凡参赛归巢鸽感到疲惫不堪的就不要考虑再升一个级程。
  
  5、回避法。鸽主遇到天气突变,气候恶劣,自然磁场的改变日,新月和满月振荡期等等,应回避放训。信鸽在训放或参赛前,要多喂一些耐消化的脂肪质饲料,主要防止落野误食拌有农药的种籽。
  
  综上所述,只要把握了正确的方法,遵循了科学规律,就会减少失鸽现象,达到竞赛入赏之目的。

                                         湖北省公安县信鸽协会 鲁建国 熊险峰

发布时间:2007/10/21 10:08:01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4评论
鸽友
4楼
很有道理,很详细,感谢!
2008/2/16 16:37:59
4
回复
xiatian615
3楼
写得好 学习
2007/10/27 18:15:15
4
回复
鸽友
2楼
说的太好了,收获大大的有。谢谢!
2007/10/27 12:01:52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太好了!
2007/10/23 16:12:18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