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发文,体验那种在虚拟世界里“冲浪”的快感,并没能抵消我为传统纸媒撰写文章的冲动。那种文章发表后,一本在手的厚重感,是在网上“冲浪”那种来得也快,去得也快的感受所不能相比的,它让我收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而为《中华信鸽》投稿,并能看到自己的文章在上面发表,又成为我最大的心愿。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严格说,首先因为《中华信鸽》是国内鸽刊市场唯一一家国家级刊物,其规格和档次明显高于其它刊物。其次是因为我喜欢它的那种历经岁月磨洗而自成一家的风格特色,例如其版式设计等。这可以说是我愿意为其投稿的主要原因。
正是这样一家“正规”的不能再“正规”的刊物,在作者的文章发表后,竟然不给其寄样刊和稿费!所谓“不打不相识”,我从一开始的“匪夷所思”,再到后来因为索要样刊和稿费而给其打电话的几次对话中,我终于对这位鸽刊“老大”的“真面目”有了一个还算不上是很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其间的两次通电话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次是在我和编辑部的某位编辑的对话中,在我说了一通话之后,电话那头始终不见做声的沉默,让我有些“不寒而栗”:它让我感到在这种默不做声的背后,隐约透着几分傲慢,几分冷漠,还有几分不屑。
另一次是在我与该刊分管邮寄刊物及稿费的一位女士的通话中,当我刚讲了几句希望他们在文章发表后能“主动”给作者邮寄一下样刊和稿费之类的所谓“意见”时,对方立即以一种不容分辩的态度迅速挂断了电话。
对此,我过后想了又想,唯一所能做的解释只有一个字,这就是“牛”!不管身份大小,其刊之人从上到下都透着一个“牛”字!或许,有人会问:《中华信鸽》,你凭什么恁“牛”?!凭什么?凭我位于曾经是中国工业基地,如今依旧是中国经济发展重地的大上海,凭我身在中国信鸽的发祥地,凭我是中国信鸽协会会刊的身份和地位,就该这“牛”!不好意思,我替《中华信鸽》回答了本应属于它回答的问题。
对于目前国内的鸽刊市场,我不知道能不能以“三分天下”的词语来形容。从知名度及发行量的粗略角度看,位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赛鸽天地》和《科学养鸽》,正与南方的《中华信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档次稍低些的以《翱翔》等为代表的二线刊物,则“瓜分”了剩余的市场份额。
对于《中华信鸽》的“牛气”,或曰“傲气”,我认为它是有其“资本”的。除了我在前文提到的它所依赖的“身外”客观优势,再就是它在自身成长过程中所在鸽界积累起来的深厚的人脉资源,即它所拥有的一批忠于为其供稿的铁杆“写手”,让它始终体现出稿源丰富的特点,这也是那些欲“挑战”其鸽刊“老大”位置的“后来者”所欠缺的。
我感谢每次为《中华信鸽》投稿,都能为其所用(尽管有时候个别文章被删改的有些面目全非,差强人意,一笑),但是,也希望它在保持自身风格及“优越感”的同时,能再多一些“危机感”。在这个价值多元,世事多变的年代,从某种角度看,上海这座昔日“冒险家的乐园”,在岁月长河的淘洗和冲刷中日益退去其“光环”,正在并已失去了许多本应保持的东西,而徒剩下一个“空架子”。
固守已属不易,而超越则更难。对于一座城市是这样,对于一本生于斯,长于斯的刊物更是如此,因为它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和其文化的承载体。面对鸽刊市场“群雄逐鹿”的局面,不知道《中华信鸽》是怎么看待的?究竟是依然故我,不为所动,仍以“老大”自居,不肯放下一点“架子”,还是敞开胸怀,广收博取,兼听则明,有容乃大,精益求精,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例如在办刊质量及服务意识等方面)?
世事难料,诚如股市,今日全线飘红的“牛市”,没准在一夜之间就会变成满盘皆绿的“熊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在此,我希望《中华信鸽》能将自身的眼光放得再远一些,而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大上海”,因为“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了将来,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