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有价玉无价,鸽子更是玉不换
姑父一生酷爱鸽子,那年退了休便专心致志地饲养起了鸽子。多年的教学生涯让姑父养成了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生活习惯。年轻时姑父受过名师指点,所以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姑父精选品种,细心喂养,不久他喂养的一羽叫“灵光”的信鸽,便在全省信鸽放飞大赛上拿了第二名。姑父姓王,黄河北岸的小城人都管他叫“鸽子王”。
每当看到自己的鸽子在屋脊上嬉戏打闹,姑父那份悠然自得的神情就挂满了脸。姑父最得意的作品,要算称为“短嘴”的观赏鸽,据说全市的“短嘴”数量也不过20羽,而姑父就有9羽。而且,姑父的“短嘴”,嘴短如豆,方头美尾,眼睛放光,羽毛如雪,都是“短嘴”中的佼佼者。
“短嘴”之所以珍贵多半在嘴上,嘴短且勾,爪尖朱红,尾长似燕为上上品,且嘴越短越难喂养。“短嘴”刚刚出生时,嘴短得如麦粒,进食极其困难,稍有不慎便会一命呜呼,所以成活率很低。姑父把米粒捣碎,加鸡蛋做成稀粥,用针管一点一点喂,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短嘴”也有极高的灵性,每次姑父出门回来,“短嘴”便早早地叼来钥匙在门口等候,姑父累了,“短嘴”就一根根梳理姑父那花白的头发。那滋味真是让姑父舒服极了。有很多人都想出高价买姑父的“短嘴”,姑父常总是那句话:金银有价玉无价,鸽子更是玉不换。
有一段时间姑父的身体不适,感冒多日也不见好。他的学生阿涛听说了,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来看他。阿涛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这些年生意很红火。人有钱了还不忘师生情,也实在难得。阿涛坐下来嘘寒问暖沏茶倒水,很让姑父感动。
临走,阿涛绕鸽子棚转,嘴里啧啧的。姑父看他实在喜欢,就说,喜欢的,就送你一羽。阿涛摸着后脑勺说,怎么好意思?姑父说,拿走可以,只怕你养不好,鸽子很有灵性。阿涛脸红红地说一定尽力。阿涛说着用手指着“白鸟”说,就这羽吧。“白鸟”是“短嘴”之王,爪红羽白,朱眼豆嘴,音纯腔正,双目生辉。姑父沉思了半天,有些舍不得,问阿涛:能养好吗?阿涛的头如小鸡啄米。姑父话已出口很难收回,只好由阿涛去了。姑父恋恋不舍地站在门口目送阿涛走出老远。
姑父对他的“白鸟”还是不放心,几次打电话问阿涛。阿涛都说好得很,欢着呢。姑父这才如释重负地把心放在肚子里。
那天,姑父去逛鸟市,突然听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咕咕”声,姑父一扭头蓦然发现是他的“白鸟”。“白鸟”在一个西装革履背头挺肚的人手里,蔫头耷脑,毛灰神呆,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那人吆喝:卖鸽,卖鸽!姑父的心顿时如刀割。卖鸽人说,生意上的朋友送的,反正在我手里也活不了几天,识货的话,500块给你。姑父把钱扔给卖鸽人,抹着泪把“白鸟”抱回家。
经过姑父一个月精心调养,“白鸟”终于恢复了元气,扑棱棱围着姑父“咕咕”地叫。姑父心说怎么着也不能再让“白鸟”离开自己了。可那天清早,姑父起来去开鸽棚,突然发现“白鸟”没了踪影。
隔不久姑父认真检查了鸽棚,并没发现有猫鼠的痕迹。姑父懵懂得一天也没有吃下饭去,那伤心的样子很让人心疼。
一天,刚刚被单位提拔为科长的表弟拎瓶五粮液,要和姑父喝两盅。看表弟喜形于色的样子,姑父实在不愿影响他的情绪,就勉强坐下来。
人逢喜事,不免贪杯,表弟成了红脸关公,舌头也有些发硬,说,老爸,不、不就是只鸽子嘛,有、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拿它送、送局长,我这科长能、能有戏?
“出去!”姑父憋得脸色紫青,半天才发出一句震耳欲聋的吼声。
姑父把所有鸽子都送给善养鸽子的挚友,拆了鸽棚,从此再不养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