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育好种鸽先育人
2008/5/12 10:07:27
李占毅
分享

  赛鸽竞争的环境,正趋向于知识化、专业化、集团化,本文作者对大多数工薪养鸽族,特别是处于贫穷边远山区的信鸽饲养者,提出严肃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选鸽?如何养鸽?如何养好鸽?

    纵观当今世界上,尤其是国内中短距离翔赛中,科学养鸽、企业家养鸽、大款养鸽得冠军获奖已成定势。如江苏胡维奇先生花巨资从国外引进高档位种鸽,育种参赛,在不足2年的时间里创造了7组梦幻联队,7次包揽了1~3名、1~9名并获得700公里、1000公里、1500公里中长距离冠军。1999年江苏国际公棚世纪末大奖赛又夺首奖和第8名。1999年上海首届汽车大奖赛,企业家林信涌,一位刚刚刚跨入赛鸽门槛的新手,一举夺得冠军和第4名。无独有偶,2000年上海汽车大奖赛,又是企业家养鸽新手黄奇夺冠。在中国信鸽的发源地江苏、上海,在如此众多高手参赛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佳绩,确实让人难以置信,正如《科学养鸽》杂志所介绍,赛鸽竞争的环境,正趋向知识化、专业化、集团化。

  工薪养鸽族的希望

    以上实例对大多数工薪养鸽族,特别是像我们处于贫穷边远山区的信鸽饲养者,提出了一个值得严肃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选鸽、如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因为,在种鸽档次普遍提高的现状下,养鸽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知识、育种技能、饲养、管理水平、调理赛鸽情绪的竞翔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方面除了平时的积累和名人的言传身教外,大多来自于书籍和信鸽刊物。

    大多数鸽友也都知道养鸽要有“高品位”、“高起点”、“站在巨人肩上”、“一步到位”。但对于工薪族鸽友来说,他们买不起高档位的种鸽、建不起漂亮的鸽舍、喂不起高档位信鸽饲料和信鸽专用药,只能在客观和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慢慢地摸索进取。

    做为一种竞赛项目,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科学”二字,如运动员的选材、训练、饮食营养,都要在严谨的科学管理上进行,尚需高超的技术水平,才能促其成功。

    科学的前提是知识,只有在具备新知识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养鸽科学方法。在我国几十万信鸽爱好者中,年龄、职业、文化、经济、资质不同,理解问题的程度不同,乃至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亦不同。就拿我地区来讲:区(县)信鸽协会所属一百多名会员,多数是业余且下岗职工居多,鸽舍条件简陋,花高价引进种鸽的极少,订阅鸽刊的也极少,更说不上喂专门的鸽药了。有的只花几十元从他人或鸽市买鸽育种参赛,结果如何不难想象,真是年年放鸽,年年无鸽。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有些鸽友仍然我行我素,不认真反思,年复一年地育种参赛,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然而,每年榜上有名者总是那些在当地引进优良种鸽,在种、养、训、赛各个环节中掌握较好的鸽友。

  经验分享

  我地区(内蒙古)条件恶劣,信鸽归返难度较大。每年春天春风过后才可以训鸽,且不时遇上沙尘暴,使多少信鸽流落他乡,成为他人盘中美味佳肴,或葬身于鹰隼之腹。5月立夏之后,气温渐趋稳定,正式赛季开始,但山区干燥,雨季少,气温较高,赛翔若安排较紧,加之饲养和调理手段欠佳,历年来无上好表现,500公里最快需7.5个小时。会员人数少,放飞群体小赛式单调,没有幼鸽、成鸽赛,亦无团体、双关及多天赛,奖金数目小,很难调动赛鸽者的积极性。时值8、9月份信鸽正换羽期,没有比赛。9月20日前后比赛开始,受西伯利亚冷气流的影响,气温下降较快对信鸽归返影响很大,故大多在9月底和10月中翔赛结束。

    按理说信鸽经过换羽及换羽期的调理后,正值信鸽秋季育种的良好时机。但是每年秋季育出仔鸽之时,正是鹰隼活动频繁时节,冬天气温寒冷,野地活动减少,信鸽便成了鹰隼捕食的对象。有时两只配合捕捉,有时冲到鸽棚捕捉,每年冬天初春,因被鹰隼抓伤、受鹰隼袭击损伤、钻入他人家中而损失的信鸽很多,所以大多数鸽友冬天都关死棚,来年春天才放鸽家飞。

    养鸽是一项事业,需要人们尽心;养鸽是一门科学,需要人们求真;养鸽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创新!我认为经济条件允许的鸽友,依据科学养鸽,在短期内会有所成就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经济实力有限的鸽友,客观地呈现有条件时以低价位引进种鸽或与当地成绩较好的棚中引进鸽蛋、雏鸽、赛绩鸽,按照科学养鸽方法、摸索积累经验。为今后养好鸽奠定结实的基础,成功是无数正确行动的积累,而不是单一因素造就的。

发布时间:2008/5/12 10:07:27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0评论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