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生理与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经研究认为:动物行为差异主要是由神经活动类型决定且基本特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但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天的影响。 赛鸽是飞行类动物,其竞翔能力也是由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俗说:鸽飞一滴血。就是这个道理。 遗传学进一步研究认为:定向方位知觉能力对动物运动能力有重大影响。科学家对侯鸟长途迁移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将在当地的候鸟幼仔留下并做了环志号。待成鸟全部迁徙后一段时间,再将幼侯鸟放出。结果,来年这些幼鸟又和它们父母返回到出生地。可见,飞行动物的定向功能具有遗传性。 事实上,赛鸽也有这种定向遗传功能。特定的赛线与环境,多年的定向培育与相对稳定的遗传。使部分赛鸽逐渐分离并建立适应某种气候与赛线、以及适合某个赛距的定向遗传密码。实践证明:有些子代鸽,一旦获得父母鸽特定的定向遗传密码,再加上后天各方面好的影响く即:状态好>。便会在某一赛线与某一赛距内脱颖而出。这就是定向培育的优点。 可是,赛鸽的定向培育已受到现代赛制与引种的严峻挑战。 随着赛事的日趋激烈以及人们对公平竞争的渴望。我国的赛事组织者们,将赛鸽决赛时的线路用临时抽签的方式决定。 这一来是防止定向的A、B棚作弊,有组织网扣。二来又给赛鸽定向育种带来强烈冲击。那种多年一个点,每年一条线,春秋两季赛的固定落后摸式,显然陈腐老化,终将被淘汰。 随着,赛制的改革。人们也在不惜重金的向国内外赛鸽名家引进种源。而引进的名血名种,其固有的定向遗传密码,未必适合引种者本地区的条件。这就导致了其子一代,比赛时表现不出众,甚至出现令人失望的结果。有些沉不住气的鸽友,甚至怀疑原鸽主的诚意,更有甚者,会大呼上当而且骂娘! 因此,鸽界一部分善意者提出:引进异地或境外优秀种鸽,最好与本地优秀种赛鸽相配;或异地或境外鸽,用子二代打比赛会更好些;或引种以本地优秀鸽为主等方法。其实,不过何种方法,这都与动物神经类型及定向遗传密码有关。 毋庸置疑,真正好的种鸽,其神经元素中,可塑性更出色。有的异地或境外优秀种鸽,所出子一代,在公棚或地方赛中照样摘金夺银。 所以,现代赛鸽运动,对赛鸽与赛鸽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赛鸽育种更是谜上加谜。 作为平民赛鸽手。不论是定向遗传,还是先天遗传。我们首先要抓好本棚现有鸽子的种、养、训的每个细节。只要赛鸽健康,只要赛鸽在赛时能归会赢,便是最了不起的育种高手。 现代赛制显然对赛鸽定向培育提出挑战,但同时这也是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生活中处处有竞争,挑战无处不在! 一孔之见,定有不足,恳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