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志,50岁,家住北峰街道拒洪社区,人称获奖专业户。小时候,李立志的一大乐事是爬到树上抓小麻雀玩,把它当作“知心朋友”一般照料,吹吹口哨,麻雀就会很乖地搭在他肩上。1988年,李立志的姐姐将捡到的两只信鸽送给他玩。从那以后,养鸽成了李立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养鸽要有爱心、热心、恒心、坚心。”采访李立志的这天上午,他正对着空中飞翔的信鸽吹口哨,晃眼间,鸽子便成群飞了回来,在他头上盘旋一会,继而朝天际飞过去了。从1998年至今,李立志每年都会赛鸽,每年都拿了不同级别的奖项。他自豪地说,近百只信鸽都是精英,都具“英雄本色”。大家还给他的信鸽取名,叫“泉剪系”,也就是说,像剪刀一样锋利,每参加一次比赛都会获奖。
20多年的养鸽经历,李立志的朋友延伸至台湾、菲律宾等地。
首次参赛就拿到冠军
时间往前推移到1989年7月27日,福建省信鸽协会举办的那场比赛,地点在江苏盐城,比赛规则是第一只飞回泉州的信鸽就算冠军。“当时正刮着台风,鸽子要在恶劣的天气下回来,很不容易。”
在司训人员和裁判的“护送”下,参赛的信鸽们启程了。7月30日那晚,李立志像往常一样正给鸽子喂食,突然在鸽棚里看到出去参赛的信鸽回来了。他骑上自行车飞快赶往信鸽协会核实情况,“我的鸽子是第一名,而且比亚军提早了四天,据说,这种和亚军相比巨大的优势从来没有过。”
那一天,成了李立志养鸽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在众多获奖项目中,还有很多令李立志记忆深刻的比赛:2002年,在一次700公里类别的比赛中,鸽子一般是第二天才能回来,而他的信鸽却突破记录当日归来;2006年,在宁波参加比赛,他养的两只鸽子很“争气”,同时摘得了冠亚军。
比赛是简单的
繁殖是复杂的
冠军得多了,李立志名声渐起,来请教咨询养鸽秘诀的朋友也多。对于“泉剪系”的称谓,李立志说:“我更喜欢叫‘泉联战种’,好的血统需要一代代往下传承,才能保持纯正的英雄本色。”挑选和训练出本土信鸽,一直是他的坚持。
他认为,养鸽最简单的是比赛,最复杂的则是繁殖,关键在于如何将已得过冠军的信鸽优秀基因传承下来,“鸽子一般选近亲跟远亲交配,才有可能传承好的基因下来。”“有的人还特意从欧洲进口。”
赛鸽要勤练苦练
李立志说,有些养鸽爱好者对鸽子“娇生惯养”,舍不得训练,反而形成惰性,再优秀的鸽子,飞行能力都会降低。“要跟人一样,多折腾多磨炼,多飞行,雨雾天、炎热、寒冷、台风天都要尝试飞行,才能自如地应对恶劣天气。就跟运动员一样,只有勤劳苦练,才能出好成绩。”而且,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鸽子的饮食和生活环境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冬天吃的食物跟夏天的不能一样,才能提高鸽子的飞行能力。“有些饲料,我得从欧洲买。”
信鸽老了,李立志会给他们舒适的巢,让他们“安享”晚年,过世了就刨个洞好好安葬。“有的鸽子不能比赛了,主人就不管了,不能这样。”李立志说。
李立志对着信鸽吹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