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赛鸽比赛主要是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样的比赛在全国各地逐渐减少。有一些地区甚至连千公里的赛事也没有了,更不用说超远程了,超远程比赛已远远地超出赛鸽的极限,似乎有点残忍,用“死亡之旅”来形容太贴切了。
而千公里的比赛还是很有必要的,未达到赛鸽的极限或已达到极限,可谓是恰到好处。江苏,上海的千公里比赛都有当日归巢的记录,1986年上海首次放飞河南洛阳已有一羽当日归巢鸽,1997年上海放飞河南三门峡有10羽当日归巢鸽,2007年上海放河南新乡当然归巢鸽有47羽。这是很好的例子,经过反复实战验证是很成功的。
国外的经典赛事主要是中长距离,尤其是千公里的隔日赛很受欢迎。比利时,荷兰常有300-1000公里的全距离赛鸽出现在我们眼前。千公里飞得好了,五百公里,七百公里自然不在话下。五百公里比的是速度,而千公里比的是速度加耐力。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赛鸽你喜欢那一种?我们引进人家的千公里鸽来飞我们的短距离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长期没有长距离比赛,如何进行优选劣汰,来培养我们的全距离鸽系?品系的培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反复的参赛进行筛选。我们经常喊着成为赛鸽强国,靠我们五百公里的比赛吗?显然是不行的。
纵观全国各地协会及公棚的赛事相对主要集中在300,500,700公里之间,而千公里级的赛事不再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现在的短距离和以往的长距离形成了鲜明对比,观念转变如此之快,原因是赛鸽运动已进入博彩行列。许许多多的鸽友不惜重金引进铭鸽,为的就是打比赛赢奖金,现在公棚及特比的奖金的确诱人。有些鸽友三百公里,五百公里飞的稍微好一点,就舍不得再参赛了,要么留种要么……这在鸽友当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惜飞。在同郑州鸽友交谈中了解到,协会的竞翔计划中千公里赛事是有的。参赛的会员寥寥无几,最后不得不取消比赛。我们养赛鸽为的就是让它比赛的,赛后才能体现出一羽赛鸽的价值。像“迪迪号”,“真命天子”这一些天价铭鸽都有令人恐怖的赛绩。
湖北的“正大杯”幼鸽千公里赛,以及讨论创办千公里公棚幼鸽赛,这样的思想是前卫的。看到这个信息很令人兴奋,相信这样的千公里赛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赛事。同时也希望广大鸽友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让我们的千公里级赛事也火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