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鸽坛有一个令人难解的怪圈,就是重引不重育。凡在鸽界有一定育种经验者都明白,育一系良鸽其困难是很大的,非一朝一夕之功。相反,花钱引种鸽倒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但很难保证长期有效。因为此条路虽可以省去育种的艰辛,但是其成本太高,一般经济势力较差者很难做到,其最大的弊病是引来种鸽,引不来人家的育种经验和技巧,造成年年引种,年年无种,走上了年年靠引种养鸽的恶性循环之道。
在这种风潮的引导下,一些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养鸽人急功近利,纷纷踏上了引种之路。甚至许许多多过去在育种方面卓有成效的育种者也难免其俗,一时间育种成了遭人唾弃,费力不讨好的职业。在此种气候的影响下,中国鸽界的引种大军逐年壮大,造成欧洲的名鸽洛阳纸贵,甚至到了一鸽难求的境地。一羽在国内还未有任何成绩甚至本身就没有成绩的外籍鸽,在其主人过去的光环笼罩下,其售价逐年狂升,几万元一羽已成家常小菜。这种近似抢购风潮的出现,造成中国鸽界的种鸽质量急剧下滑,洋垃圾充斥市场,很难与早期中国鸽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引进的外籍鸽相媲美。那时虽说引进的不多,价格不高,但其质量可超过现今任何一羽天价名种,而且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早期谢国民先生支援中国的谢氏詹森,中国原东方种鸽舍引进的凡布利安娜、勃默德、扬阿腾、詹森血统鸽等。这批鸽在已经过去的近二十多年里,为提高中国赛鸽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已成为某些地区的地方品牌鸽。可是这部分在国内发挥极佳,在经多代的培育,已成国鸽品系的赛鸽,为什么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和挖掘,关键是我们中国鸽界的极大多数育种者耐不住寂寞,抗不住金钱的诱惑,走火入魔,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而不能自拔。从而与某些神通广大靠贩鸽发财的鸽贩窜通,打着名家的旗号,大批引进外籍鸽大发鸽财。在引进鸽中大多是一些外观漂亮,但没有任何育种价值或价值不高的成绩鸽,或上几代有着无数光环的名鸽之子,或之孙,之曾孙等等。然后利用媒体广告大肆宣扬,推波助澜,给鸽友们一个要想赢要引进,要想快靠外籍的假象。
这种重引不重育的现象的泛滥,造成中国的天空成了外籍鸽的实验场,近年来,中国鸽界信鸽育种工作被引进外籍鸽所代替和淹没了,能坚持育种者已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常期靠引种养鸽比赛的养鸽者逐渐认识到,光靠引种是不行的,这不是长久之计,这样下去只能是在为别人养鸽而没有自己的品牌,你引的越多,成绩越好,而名气最大,赚钱最多的不是自己自身,而是原鸽主。而你只不过是花了钱却仍在为别人打工的打工者。这才悟道:引种不育种到头一场空的严重性。当然引进和交流量是必须的,但是以引代育将使养鸽的代价大幅提高,最终会使自己一生的精力付诸东流,一事无成。
培育一系鸽,尤其是能成为当地的品牌鸽,其难度是很大的,其中有管理上的因素,也有个人文化素质方面的因素。从个人文化素质方面来讲,主要是个人的悟性高低,对赛鸽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说个人的修养和心态是否端正等等,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谈一谈管理方面的工作。本人认为在这方面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种鸽的挑选工作。种鸽的来源除部分引进之外,大部分都来自本棚,在经过实践证明之后,挑选那些具备种鸽素质的好鸽来做种,这就要求养鸽者必须要有最扎实的养鸽基本功,也就是高超的鉴鸽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丰富的养鸽实践和悟性,以及对自己的赛鸽的特性了如指掌的熟悉程度。有的自身是冠军鸽的不一定能在本棚中做种,但它可以在别人的棚中有所发挥,有的无须参加比赛,仅凭自身条件即可胜任种鸽的位置。这就要求育种者在挑选种鸽时,应灵活多变,不能死钻牛角,要根据需要组配种鸽,而不能以此羽鸽的赛绩,以及价格(高价)来确定和挑选种鸽,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浪费种鸽资源和时间精力。
2、种鸽的管理。种鸽与赛鸽的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赛鸽是以能飞为标准,故要求体健、体轻,无肥胖之象为标准。而种鸽也与赛鸽以同样的要求,那就难以胜任生儿育女的能力。一般来讲,种鸽不能过于轻盈,过于肥胖,但是必须要丰腴一点,为哺育后代积蓄足够的能量,而做好这一点,赛鸽可以使用药物等手段,保证其长期处于竞赛高潮期。而种鸽喂成药灌子,那就后果严重了,这不但使种鸽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生育的后代鸽其抗病能力也将大打折扣。这就是需多鸽舍的赛鸽在幼鸽期一入笼就得病,一送公棚即如泥牛入海的原因所在。
这就要求管理种鸽时尽可能不用药物,挖掘和发挥种鸽自身的免疫和抗病能力,将这种优质的遗传基因遗传给后代,增强幼鸽的健康能力和抗病能力,及早发现和减少亚健康幼鸽。当然,在提高种鸽这一特性时,饲料和营养也应该及时跟上,至于饲料营养的搭配比例,从目前来看,没有一定的刻度和硬性标准,只要能让种鸽达到精神旺、活力强、抗病能力高,哺育能力好就算达标。
3、要有为本地的赛鸽事业而奋斗育种精神。这就要求育种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目标,以及信心、决心和恒心。从当前国内鸽界重引不重育的现象来看,许多育种者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没有长远的计划,没有足够的信心,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恒心。要想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鸽是很难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自己培育的冠军,比引进的冠军重要;引进鸽出的冠军是暂时的,自己培育出冠军才是长远的。做为信鸽育种者来讲,只要坚持这一育种理念,走出重引不重育的怪圈将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