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公棚信息纷至沓来,一张张新面孔(新公棚)数落着越来越高的奖金数额涉足此地,现今中国鸽坛,每年都会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公棚赛。
目前在中国大地上,林立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公棚,在一定的地域中形成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就在300家以上;在全国叫得上名的,也有50家左右。同等条件下的竞争,中外鸽友的共同参与,诱人的奖金,热烈的拍卖,极大地刺激了鸽友们的赛鸽热情和竞争意识,使鸽友们的赛鸽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从而为中国赛鸽运动的腾飞激发出巨大的动力。
公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个寄宿学校,鸽子在那里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大学毕业”,接受了一整套的培育体系,给鸽子以及鸽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公棚赛是鸽友们的团拜日,一年的期盼,为的就是这一天,为的就是赛鸽俯冲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打公棚赛巳成为鸽友中风行的时尚,不但高手打,新手也打,更有年轻气盛的买来鸽子就送公棚。公棚赛给他们的不仅是刺激、满足、荣誉感,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如果想以比赛结果来检验种鸽品质和育种成果,是骡是马拉去公棚最是立竿见影。用公棚赛检验最直接、最客观、最少人为因素,结果也应当最准确。不过,这要以可靠、可信、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公棚为前提,以公正、客观的比赛来筛选珠玑,淘汰秕糠,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如今,中国的信鸽竞赛与公棚运营的监督体制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假劣伪冒虽不是中国的专利,但确实在中国异常猖獗。喂药、虚假成绩层出不穷。设想,要是赛后你得到的是一个“风、马、牛”信息,蹉跎你一年光阴不算,弄不好,还会让你在鸽棚里“指鹿为马”,背上个“不识好歹”的昏名,那就呜呼哀哉了!
一位鸽友跟我说:“选公棚难似选婆家。”,“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鸽之送之,听之任之,扮一回临刑前阿Q的“潇洒”。“飞机托运完鸽子,邮局汇上参赛费,就盼着公棚的参赛卡了。如果日后能一两次通报鸽子的状况,就会认为这是公棚的额外付出而感激涕零。”但是,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少:“打电话问鸽子收到否?说是收到、收到,很是安好。问参赛卡寄出了吗?说是马上、马上,马上就到。催了几次,只感到自己脸皮太嫩,少林拳遭遇太极推手,刚不能克柔,只得作罢。直到比赛、拍卖后,买下鸽子的人来电索要血统书,才知道自己的鸽子梁山排名第几,想要‘招安’已回天无术了。”这时鸽友的感觉也许就像喝进一大口酱油,上海话叫“吼势”透了。
更有甚者,每年总会有送出的鸽、寄出的钱打了水漂。送鸽至一家公棚,参赛卡一直未盼到,直至决赛前后依然音信渺茫,打电话,公棚、老总均“嘟嘟”忙着,最后打到当地鸽会,才被告知鸽棚是幌子,老板卷包走了。那会儿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办法,只能认倒霉。
其实,公棚的生存靠的是诚信二字,公众的信任是公棚的生命。参赛者前来投奔,公棚就应当担负起道德和法律责任。参赛者关心公棚,关心自己的鸽子,公棚方就应当给予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人文关怀。如果当做的不做,或者根本没想做,那么,奉劝最好不要涉猎此行当。不然,每年就不会有许多老面孔(老公棚)忍气吞声地退出历史舞台。此场景活像家门口的那一排饭店,新老板前仆后继地开张志喜;“林家铺子”接二连三地倒闭打烊,走马观灯似地“淡入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