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知道光线穿过瞳孔后到达晶状体,在穿过玻璃状液后,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就形成了清晰的图像。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后部,含色素,且分布着大量血管。从外观上,我们无法观察到脉络膜的色素,因为它受到虹膜的遮掩。正如我所提到过的,在白化病(哺乳动物)的病例中,患者的虹膜和视网膜中部没有彩色色素。虹膜中只有两个组成部分(血管和色素),它们各司其职。脉络膜是眼球中血管最密集的区域,而色素保扩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遮挡强光。因此,由于脉络膜上的色素层的作用,光线不会穿过视网膜。
视网膜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薄膜。它在末层(最接近于脉络膜的一层)含有感光物质,分为两类:视锥细胞和杆细胞。每当光线接触到这些细胞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发生化学作用。于是,由此生成的电流便通过视神经向大脑某一区域发出脉;中,然后大脑中该区域负责翻译“视觉信号”,最后形成物体的图像。
换言之,视网膜先感受光线,是在整合信息后再以神经脉;中的形式发送到大脑的。我们可以说,人是用大脑观察事物的,或者说,感知是在大脑中形成视觉的。研究人员目前已对感光物质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维生素A是杆细胞中色素的基本成分,而且很有可能也是视锥细胞中色素的基本成分。
所以,体内如缺乏维生素A就会造成夜盲症,从明至暗,眼睛无法快速适应。
就鸽子来说,仅靠日常的饲料,无需担心赛鸽缺乏维生素A,因为多数配料(包括玉米和豌豆)特别富含维生素A,已完全满足需要。我也认为添加维生素A的补品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视锥细胞和杆细胞的灵敏性不尽相同。杆细胞对各个波长的光线都极为敏感,但只能区分黑白:而锥形细胞只能感受特定亮度的光线,特别是某些波长的光线。夜行的鸟类(如猫头鹰),视网膜中主要为杆细胞;而昼行的鸟类(如赛鸽),则主要为视锥细胞。一般而言,杆细胞用于夜间视觉;视锥细胞用于白天的视觉。就赛鸽而言,我们百分百地相信它们可以看见颜色,和人类相同。
因此,是否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把巢箱涂成不同的颜色,以避免赛鸽回归后进错巢箱。我来告诉大家,在赛鸽可以分辨的所有颜色中,蓝色和绿色是它们最难以分辨的。
以下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研究人员强迫赛鸽戴上有色眼镜。如镜片是红色或黄色,赛鸽归返鸽舍毫无困难;然而,如换成绿色,或特别是蓝色镜片时,赛鸽则晕头转向,不愿离开司放地点。
这其中的原理很简单:赛鸽戴着红色或黄色镜片的眼镜时,阳光中的蓝光和绿光就受到阻挡,不会到达鸽眼;而换成蓝色或绿色镜片,鸽眼最易识别的红光就受到阻挡,(视觉中)物体就多少有些处于黑暗中。鸽眼对于短波长的光线(蓝色和绿色)敏感J,生弱主要是受到红色、桔黄色、黄色、黄绿色和(眼睛中)半透明油滴的影响。这种油滴存在于前文所说的视锥细胞(真正的色彩感觉细胞)中。这种油滴在色彩视觉中并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光线必须透过它们。按照迪克格拉夫博士(Dijkgaaf)的说法,它们的作用类似于照相机中的黄色滤镜。它们让长波长的光线透过,并吸收短波长的光线,这会使蓝天显得更暗一些,使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物体在背景前更加显眼。换句话说,这种功能增强了对比度,提高了视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