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养鸽时很快乐,期望不多,但是随着养鸽时间的推移,这种快乐似乎少了许多。究其原因就是期望过多,追求太高,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时时为赛鸽所累,所以我认为养鸽不仅仅是为了参赛,更重要的是要快乐养鸽。
记得刚养鸽时,经朋友介绍来到一位老鸽友家看鸽子,同时也想要两只喂一喂,那是我第一次到养鸽子的鸽友家中看鸽子,因为不懂鸽子,所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来到鸽友家中,先是寒暄几句,两杯酒下肚后就上房看鸽子,鸽舍在楼顶上,上楼要从天窗上去,通往天窗的是一排预埋在砖墙上的钢筋楼梯,天窗很小离地三米左右,仅能供一人通过,入口处焊有一铁皮盖子,用一把大锁锁着。如果稍有不慎,那么就会掉到5米多高的楼下去。
上到楼顶凉风不断,周围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清澈的河水流淌着,成昆铁路上的某一座大桥横跨在不远处,时不时有列车飞速驶过。鸽舍后面是3000多米的大山,山坡下零星的农舍散落在鸽舍不远处,袅袅炊烟从农舍慢腾腾的升起,房前屋后和苍松翠竹和地里各种绿油油的蔬菜尽显春意,较远处红土分外显眼。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喂鸽子的好东西,此时正值冬去春来,虽然草木还依然枯黄略显有些荒凉,但是远处山上的苍松翠柏和近在咫尺的绿油油的蔬菜,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甚至饮水器旁嫩绿的青草,仍然完美的展现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干热河谷美景。
鸽舍建在烟囱旁边,用木扳和牛毛毡钉制而成,亮棚用铝丝编织成网后绷在钢筋架子上,而积只有四五个平方,虽然很简陋和拥挤,但是很适用。鸽舍内没有专业的歇架,也没有专业的饮水器,保健砂也是自制的,无非就是弄点红土,加点蛋壳加点盐而已。巢箱用的废旧的木箱,有的甚至是装敌敌畏的,虽然条件一般,但是通风条件好,阳光非常足。满棚鸽子都采用敞养,鸽舍旁用于屋顶隔热的土里长满了各类茅草,冬天的时候草枯黄后,相当于草坪,敞在上面晒太阳,真的非常舒服,各种草籽散落在草丛中,任由鸽子啄食,经常可以看到小鸽子嘴边留有不少草籽,那是大鸽子喂小鸽子留下的。
尽管鸽主只以玉米喂鸽,小鸽子依然长得非常好,虽然也有喂得瘦小的时候,但是鸽子却很精神,鸽子很少得病。得病的鸽子一般都不治疗,即使治也不过是买点人用的药,胡乱喂一下,喂不好就杀了。主要原因是养鸽观念比较落后,不会治疗,加之那时候也没什么专用鸽药鸽具,更没有什么鸽药店。
鸽巢中的垫料基本上是鸽子亲自动嘴的结果,一到繁殖季节,鸽子就从鸽舍外草坪中衔草筑窝,窝中干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窝做得又圆又温暖,窝中间的小坑刚好容鸽蛋和种鸽的前胸。
舍外的配对笼阳光充足,虽然天气不好时挡风不太好,但是依然有几对已配对成功的在其中的几个巢箱内亲昵和孵蛋,其乐融融。蛋的质量非常好,非常光洁,又大又白。种鸽时不时还飞到附近的菜地啄食菜叶、野菜,到较远寻找干净的红黄土,鸽子的饮水是自来水,因为不要钱,所以都是长流水,鸽子或饮用或在天晴时洗澡,不亦乐乎,因此幼鸽长得不错,看着挺有精神的。
听鸽主说,每年都会关到不少天落鸟,看着不错的就出两窝鸽子拿去放,鸽主和我其实都知道,虽然成功的机会不大,但是却孕育了新的希望。以后多次同鸽友上楼看鸽子,都有新感受,一是看有没有天落鸟,其中有没有好的可以培育;二是看刚出的小鸽子有没潜力。心想万一出非常好的鸽子,或者出一羽500公里的鸽子呢!那时的养鸽人一般都这样,因为没什么好品种。
鸽主拿来一羽300公里归巢鸽和这些鸽子的后代给我欣赏,其言行之中尽显自豪,在当时只求归巢不求速度的情况下,归巢是养鸽人最大的追求,归巢就让养鸽人特别特别的幸福,尤其在我们山区更是如此。当时的养鸽人为鸽子归巢就很满足了,那是一种纯粹的养鸽,心不烦意不躁,感受更多的是养鸽所带来的快乐。反观现在的养鸽人,心浮气躁,抱怨种鸽不好,赛绩不理想,大量投入后回报与投入不成比例,对赛鸽运动失去兴趣远离鸽坛。
其实这样的自然制鸽舍早已落伍,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比赛,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自然制养鸽的优点。不少鸽友沉迷于药品和补品,今天喂药明天喂牛奶,到头来鸽子还经常得病,比赛成绩不好。相反不少采用自然制的鸽友,鸽子很少生病,而且成绩不错,究其原因就是顺应自然,赛鸽的健康除了饲料药物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鸽体本身。只要鸽子够好,不需要药品和补品也一样能取得好成绩,我想这就是自然制养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自然制养鸽昭示了自然制养鸽的真谛,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且为成功指明了方向。在现今残酷赛事的面前,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那种纯粹的自然制养鸽了,但是我相信只有尊重科学,进行科学合理自然的养鸽、赛鸽,才会成功,才会自然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