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养鸽人,无论是专业的或是非专业的,无不希望自己鸽舍里的鸽子个个顶呱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比赛中能够具有良好的表现。如能摘金夺银,当然更是其乐融融。但是,由于各自拥有的种不同、付出的养功不同、训放情况不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以及经验的积累情况不同等等,最终结果总是大相径庭。个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养鸽人自己最清楚。
于是,不少鸽友总是希望从鸽界的“养鸽高手”那里去取“真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结果又如何?据笔者所知,十有八九都难以如愿。为什么呢?
其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鸽饲养管理技巧等“商业秘密”也是金钱,也是财富。在一般情况下,高手们是不会轻易外露的(注意:我说的是一般,不是全部,这里面不排除有些行家,也会无所保留的向鸽友们奉献)。当然,这不是说他们自私、保守、小气,不愿意在赛鸽事业发展上和鸽友们实现资源共享,实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赛鸽领域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或许有人会说,这一类的东西,书本上、杂志上、网络上应有尽有,根本谈不上什么外露不外露,其实不然。笔者认为,书本上、杂志上、网络上这一类的知识虽然数不胜数,但这些介绍大都表现为“三多”:理性化的知识多,众人皆知的多,以及浅尝辄止的多。有不少的介绍,一说到关键的点位,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干脆转弯而去。是否有这种情况,本人说的可以完全不算数,鸽友们可以自己去体会。如果本人说错了,那就当在沙滩上写字。因为笔者既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高手,只不过喜欢探索一些问题罢了。既无意对谁说长道短,也无意吹毛求疵,更无意对谁抹黑;
其二,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深度客观上存在差别,因而在不同的人群中言谈举止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话有的人可以听见,而有的人则听不见;
其三,养鸽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悟性。相同的一件事即使和盘托出,听者也不一定就能接受和领悟,并付诸于实践。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是有过深刻教训的;
其四,科学养鸽是一项系统工程,依靠只言片语或者是三言两语基本上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其五,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个性各不相同。有的人比较健谈,而有的人则比较寡言。在信鸽茶社里,人们常常会看见这种情形:有的人喜欢在那里海阔天空,高谈阔论,而有的人则经常表现为沉默寡言或言不及鸽。从笔者几十年的经历看,真正的赛鸽高手,喜欢在人群之中高谈阔论者并不多;
第六,向养鸽高手学习养鸽的经验,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机遇。在这方面,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是不相同的。如果没有“近朱者赤”的条件,恐怕想学也比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信鸽爱好者有什么办法呢?笔者的拙见是:
(一)强化学习。坚持多学、多看、多听、多记(多做记录)。尤其对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成果要及时进行分析、更新和补充。特别对那些鲜为人知又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有用的重要知识(有时候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千万不要轻易放过。有时候你可能懂得很多,而恰恰就忽略了这么一点点。笔者最近得知,有一位鸽友在当地一位屡战屡胜的鸽友那里得到了几羽鸽子,可送去参加比赛,却进不了奖。后来,这位送鸽人只给他指点了一下饲养方面的迷津,这些鸽子就很快进奖了。一天,这位鸽友在茶馆里喝茶时感慨万分地说:喂了这么多年的鸽子,谁知道要怎么样的喂啊?这说明,“喂”,也是有科学的。
(二)注重实践。坚持从种、养、训、管等,多侧面、多角度、多环节上去比较、去探索、去总结。探索中要特别注意做好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和总结。成功的就坚持,失败的就从中吸取教训。特别要注意防止重复犯低级性的错误,比如,经实践反复证明不成功的配对以后又重蹈覆辙,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尊重科学。坚持一切按科学原则办事。不急功近利,不搞想当然,不违背自然规律。
(四)加强联合。即加强朋友与朋友之间、鸽友与鸽友之间的联合。通过志同道合的联合,共同对养鸽、竞翔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友好的交流和磋商,进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笔者坚信:只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总结、勇于创新,蓝天就会赐给你胜利的喜悦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