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棚赛的配鸽技巧
记者:上一次我们谈了打公棚该选用什么样性质的种鸽,知道了参加协会、俱乐部的比赛与参加公棚赛所用的种鸽要有些差异,那么在配对方面是不是也会有所不同?
X 君:我觉得还是有些差异,差在你要作育出什么样的鸽子。协会的比赛哪个赛距、级别都有,不管你作育出什么样的鸽子,相信最终都会有发挥其作用的时候。比如某一配对作育出的鸽子500公里拿不了奖,也许700或者1000公里还有机会拿奖。还有,鸽子在自己家里,什么时候打比赛都是可以的,今年不行,可以明年再赛;公棚赛可不行,绝大多数是在同一赛距就赛那么一、二回,没有再赛几次放远点的机会,如果作育的鸽子不对路,你就拿不了奖,想再赛一回,等明年再来吧。
所以就这方面来说,我认为不一样,差别在公棚赛是一锤子的买卖,给鸽子配对都是有很强的方向性和选择性的,要先考虑准备参加哪家的公棚赛,它的赛线、天气、正常飞时需要多长时间等等都要心中有数。然后再回过头来看你棚里的种鸽,哪些能适合这个公棚飞,哪些不适合;哪些欠缺一点,能不能通过配对把这个欠缺弥补起来。不行就不要勉强,可以考虑调换种鸽或转打其它适合这些鸽子的公棚。
记者:这么说来,这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选配,那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X 君:我主要是以参赛北京和西安威力的公棚为主。北京的公棚都是往南放,赛距一般是480-520公里,虽然地形是一马平川,可秋天比赛时常刮西北和偏北风,风力至少4-5级,鸽子顶风飞行会比较吃力,实际飞行时间至少会延长一、二个小时,使用纯粹的快速鸽是飞不完全程的,晴天、不顶风还差不多;得使用速度+耐力型的鸽子。威力公棚的赛线更难飞,再快也得飞八个小时,耐久力的分量应当再加重一些。
记者:你说的这个“速度+耐力”的比例,就北京和西安来说,分别应该是多少?
X 君: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尖锐,不太好回答。我就谈谈我这几年的参赛情况,从中大概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头一年参赛,我是采用快配快、耐力配耐力和快速配耐力等三种不同的形式作育鸽子参赛。
记者插话:好吗,你能想到的三种配合方式都用上了,“三保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会有一种形式见效的!
X 君:我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并不是那么回事,什么名次也没有。快配快预赛飞得很棒,决赛没回来;耐力配耐力的几乎都回来了,可那都是几百名以后的事了;快速配耐力的飞得好坏都有,最好的一百多名,刚好出获奖圈,差的几天后才回来,也有的丢了。
记者:这就令人费解了,按常规解释:既使快配快耐力不够飞不回来和耐力配耐力速度不够进不了奖,那快速配耐力不是“速度+耐力”吗,应该可以呀,为什么还不行?
x 君:通常我们意识上的这个“快速+耐力”的想法并没有错,但在具体实施上实际都存在着一些偏差,因为越是正统、纯正的品系,改良它就越困难。好的鸽子,如果雄雌双方差异较大,往往头一代什么都不是,既快不起来也没有耐力,快速与耐力结合不起来。解决的办法是:选双方差距小些的配对,或者继续往下走一代;这样才有望能将“快速”与“耐力”真正结合起来。
第二年,我用那只飞了一百多名的鸽子,再配上速度鸽,目的是加快它的速度;其它配对就缩小点差距,出了鸽子再去打,这才如愿入围。以后就如此反复作育,掌握着:缺什么配进去点什么的法则,已经可以运作自如了。
至于速度+耐力的比例,那得适情而定,看你打哪个公棚,相对好飞些的就加重速度的分量,较难飞的当然是要加重耐力的分量。就北京和西安来说,北京要加重速度的分量,加一点耐力就行;西安要偏重一点耐力的分量,但也不是太大,否则也拿不到名次,基本掌握到速度和耐力对半吧,当然是速度和耐力能真正结合在一起的那种。
记者:这是从鸽子的飞行特性方面进行作配的方法,其它方面呢? 比如血统、体型,还有眼砂什么的,Y君有什么独到见解?
Y 君: Z君玩的是血统鸽,等会儿让他讲讲那方面的看法,我就谈谈体型和眼砂吧。
上次我已经说了,我的种鸽大多数是公棚拍回来的成绩鸽,从眼砂上看,没有什么规律,什么样眼睛的都有;我拍鸽子时要的是名次,不是冲着眼睛好坏拍的,再说就算你讲究眼砂,没拍到手里之前,你也没机会看。所以就我拍回来的这些鸽子论起,眼砂并不重要,倒是在体型上的确有些感受。
首先我得说明,我拍得有好几个地方的鸽子,因比赛地的不同,天气情况的不同,拍到手好名次鸽的体型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数量有限,但也能看出一些问题,不能说就是一种规律,只能算是一种现象吧。
我发现,正常赛况下飞进好名次的鸽子,可能是比较好飞的缘故吧,体型差别比较大,手感也不统一;比较难飞的赛况,体型偏大的不多,中型和偏小的多些,手感也要好些;顶风飞的赛况,龙骨偏深的多,浅的少;飞越山地的赛况,龙骨偏扁平的较多;当天不能归巢、特别难飞的赛况,鸽子的体型就看不出什么明显的规律了。
给鸽子选择配对时,我不常采用 X君的互补方法,都是尽可能地保持它们原来的体型。我始终认为,既然它们用这种体型能在那个公棚或者地域飞得很出色,就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作育鸽子就参照上面这些规律去配对,保留各自的特色,作育的体型龙骨适中、偏深、扁平等三种类型的都有,长短也有些差异;送鸽子时,根据作出鸽子的体型情况,再考虑送到能发挥它们特长的公棚。
记者:你这也算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由“自然环境”选则配对的方法。 z君的观点呢?
Z 君:我认为,任何一种品系,都是在它特定的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之所以能飞得那么好,也是因为这个品系适合了那个赛况环境;换一种差异明显的环境,可能就飞不好,这是常有的事。说明品系之间不光仅是名称的不同,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体型和飞行特性等也会有些差异;因此,从品系、血统的方面去看这些问题,也符合X君和 Y君的观点。
不过,我还有一种看法,那就是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体型,也没有尽善尽美、无所不能、随时随地都可以良好发挥的品系;真要从公棚的参赛鸽中选美,获奖的未必能选得上,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那个“缺陷美”吧。但追求完美、崇尚最好毕竟是我们的愿望,都想改良得十全十美,可你必须得记住:比赛获奖鸽的那些你认为不美的缺陷一旦被去掉,它可能再也获不了奖了。从这个意义上去说,鸽子飞的不是什么体型、眼砂,而是那“一滴血”。
我承认自己喜欢养品系鸽,因为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公棚;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在公棚这个赛事上最能发挥的还是外血,指望用所谓的“国血”打公棚、获奖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我养的都是外血鸽。但不是说凡是外血鸽就能打公棚,也确实有不适宜一些品系鸽发挥的地方;一旦发现某个品系鸽不太适合打公棚,我的解决办法是:“血统鸽+公棚成绩鸽”,用最“理想”的去配实践已证明是最棒的,才会作育出更棒的。
记者:这是一番育种意识形态方面的论述,听之颇能让人受启发。不过 Z君的配对法则应该是“比弗丹的绝学”之一的翻版,诀窍是配偶一方必须是飞过的。另外,我还有个问题需要验证一下:快速特性的外血鸽体型一般都挺大,你是否介意这方面的问题?
Z 君:非常介意!作为比赛鸽来说,体型大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在好的外籍种鸽中是很常见的,作为种鸽也不能说就是缺陷,它就是那种东西!但要配对作育出鸽子打比赛,一般我都要想法把它的体型拉小,配上体型小些的就可以办到;不管是公棚赛还是常规赛,就我们国家习惯的比赛距离来说,体型太大的不适合,取中体型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这与 y君的“保持它们原来体型”的观点并不矛盾,那是指形状上的特点,这里指的是个体的大小,不是一回事。
记者:在结束今天的座谈之前,我总结一下诸位的谈论要点:
一、配对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按自己种鸽的能力有选择的配对和作育;
二、注意“速度型”、“速度+耐力型”等的作育方式和配合比例;
三、个体大小可以采用“互补”取中,体型特点允许“保持”原来的特色;
四、配偶一方最好有一个是在你要送的那个公棚飞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