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公棚参赛
随着我国赛鸽运动的发展,公棚赛事已成为主流,如何参加公棚赛一直是鸽友们的热门话题。本舍参加了多年的公棚赛,有过失败的惨痛经历,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本人愿与鸽友一道探讨下自己的训养做法和观点。
首先要选择好种鸽。俗话说得好只有好种才能育出好苗。而好苗才是日后公棚制胜的法宝,如果没有好种鸽,想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公棚赛中胜出,机会很是渺茫。我的09年北京惠翔公棚决赛冠军,它的父亲来自凡瑞特原舍03年的鸽子,本身1次亚军、3次前10名,这路鸽子在全国各大公棚都有超常发挥。如:08年北京城外城公棚的冠军是友翔鸽业王成健先生作出的。其父母均来自凡瑞特的这路鸽子,冠军的母亲则来自胡本原舍07年的鸽子,是“年轻艺术家”的后代。因此选择种鸽一定要选择血统清楚,上下代皆有较好赛季表现的鸽子。有了好的种鸽接下来就是养了,种鸽的健康是重中之重,只有健康的种鸽才能作育出健康的苗,健康的苗是公棚取胜之基础。经常生病的种鸽坚决淘汰,决不迁就。
一过2月份就要为种鸽配对做准备了。在配对前对种鸽进行一定调理非常重要,药一定要用大厂家信得过的好品牌。我调理种鸽的顺序依次是肠道蛔虫清理、球虫清理、毛滴虫清理、呼吸道清理,每项工作做完以后,必须用两天电解质,一天肝精。做完以上工作差不多是4月份了,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日渐变暖,种鸽的状态也上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状态十足的种雄和种雌关在一起配对了。
其次是要选好幼鸽。选择好幼鸽必须从鸽蛋抓起。我们常说“有个好的开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要想找出理想的幼鸽首先要有高质量的鸽蛋,一是种蛋的两头要圆、大小适中,不能太尖太平;二是鸽蛋表面要光滑透亮,不能沙壳,不要有污垢。
孵蛋10天起对种鸽做3天毛滴虫和呼吸道处理,防止病菌传递给幼鸽。幼鸽出壳后蛋壳内一定要比较干净,啄壳纹路应干脆利落,刚出壳的幼鸽应在24小时内脐部完全吸收。再用碘酒擦拭脐部防止毛滴虫脐部感染。
育幼鸽期间应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饲料以豆类为主,辅以玉米、糙米、菜籽等,保健砂和红土也应充足新鲜,全天供应。每天要及时清理巢盒周围的粪便,以免影响幼鸽的健康发育。到第7天幼鸽该上环了,这时套不上环的都应该淘汰。从第10天起就应该密切注意幼鸽的粪便情况了,对那些粪便不成形、拉在巢盒内、龙骨细小软弱、骨架不够匀称的全部淘汰。
幼鸽生长到23天后基本上进入自食阶段了,必须下棚,这时候找不到水壶和食槽的都应该淘汰。幼鸽进入自食期关键要让幼鸽吃好吃饱,加重培养幼鸽的自食能力和亲和力。这一时期要配合优质的幼鸽料,但要注意每次饲料的量,一次不能喂太多,让幼鸽始终保持在抢食的状态。30天后在幼鸽料中适当添加粗饲料,并且要逐渐减少喂食的次数,直至为一日两餐。
此时开食也算成功了。等到同批幼鸽乳膘掉下去以后,再观察幼鸽的身体结构。即使是名鸽的后代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结构,也不会有突出的表现。我自己认为在比赛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飞在前面的赛鸽手感和骨架绝对是一流的。我选择幼鸽的标准是:体态神采奕奕、羽毛光亮柔顺、鼻瘤白皙、手感很好、眼神机警灵活、骨架硬朗、心脏搏动有力、龙骨不宜太高、粗壮结实、应有一定弧度、耻骨短硬紧闭、肌肉柔软适中富有弹性、尾羽束成“一”字形。在每一个阶段筛选标准必须固定,执行措施必须严格,且不能有草率和菩萨心肠,不管是什么血统的鸽子,不符合标准的坚决淘汰。
再次要选好公棚。有了精兵强将,选择好作战的地方同等重要。随着中国信鸽事业的发展,各地公棚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公棚之多也给我们喜欢公棚赛的鸽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技平台。然而公棚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也给鸽友参赛带来麻烦。我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要做到如下步骤:
首先选择信誉和口碑好的公棚参赛。信誉是公棚乃至一切事业生存的基础。多听听鸽友对公棚的评价,看看公棚举办赛事的次数以及比赛的成功与否。
其次要选择硬件好设施好的公棚交鸽参赛。有些公棚基础设施差收鸽羽数多,给日后的管理带来严重隐患。我今年就看到一个公棚面积300多平米,收鸽羽数却达到了8000之巨,密度过大,夏季导致大量死亡,探视时只剩5000余羽。这些也是不换毛不换条或换得少的亚健康鸽子,给鸽友势必带来很大损失,所以选择硬件设施好的公棚尤为重要。
再次要对公棚的赛线和历届分速加以分析,要注意赛线的沿途环境、地理气候、温度、湿度以及预、决赛时的日期、季节。选送适合的鸽子参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综合以上情况,参加公棚赛事、种鸽质量、幼鸽质量是重要因素,个人运气也是关键因素。望广大鸽友在2010年公棚赛中取得好成绩。——本文摘自《中华信鸽》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