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获得优异成绩的因素很多。首先,你要拥有遗传稳定、有优良血统的种鸽,还要懂得配对的相关知识与技巧,配对要合理;其次,你要拥有一个让赛鸽感到安全、舒适的鸽棚。让赛鸽感到舒适这一点很重要,而不是让人感到舒适。有的鸽棚造价昂贵,非常豪华,但赛鸽并不喜欢。而有的鸽棚面积虽小,也比较简陋,但养鸽人开动脑筋,将其设计得非常合理,赛鸽感到很温馨。此外,你还要保证每天有规律和足够的家飞训练,坚持每天打扫鸽舍的卫生,保持赛鸽的健康。比赛临近,你要为赛鸽驱虫,你要对赛鸽进行大运动量的训放,甚至对赛鸽搞“魔鬼训练”,每天训放100公里。比赛时,你还要有一套刺激赛鸽能快速归巢的方法。比赛结束后,你要保障赛鸽能迅速恢复体力,好迎接下一场的比赛,等等。
你以为做到以上这些就足够了吗?非也,还有一条很重要,你没有做到,那就是淘汰赛鸽。养鸽人都知道,鸽子是越养越多。这一对种鸽你想出一窝,那一对你也想孵两个。等孵出来后,这个看着挺可爱,那个也不舍得扔,致使越养越多,有用没用一大群,无暇管理好重点赛鸽,赛鸽由于太多,又容易生病。比赛时,也不知上哪羽好,结果一起投入比赛,费钱费力。等比赛结束,往往一无所获。真正的赛鸽高手,鸽子养得很精,参赛的羽数不多,但个个都能入赏。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严格使用了淘汰,这一有效手段。
淘汰赛鸽,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首先要下得了狠心,这一点不是所有鸽友都能做到的。其次,还要有一定的方法。淘汰赛鸽应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
种鸽
不管多么名贵血统的种鸽,也不见得就是一羽优秀的种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它的后代在比赛中有出色的发挥,这样的种鸽才能称之为优秀种鸽。所以,不管是雄鸽还是雌鸽,换2到3个配对后,其后代若没有在比赛中有所发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用了,应该淘汰。许多非常优秀的成绩鸽,并不适合于作种鸽,配2到3次后,没有效果的,就已证明不适合作种了,也应该淘汰。其实真正的好种鸽,你很快就会发现其价值所在,并不需要你反复配对去试验。
幼鸽
幼鸽若18天仍无法自己破壳,说明其先天不足,应淘汰。出壳后,幼鸽身上绒毛少的,或抬不起头来的,说明其体质较弱,应淘汰。7天后还不能套上脚环的,说明其发育不正常,应淘汰。还有一些淘汰幼鸽的方法值得借鉴,比如我的朋友,赛鸽的成绩很不错,在天津小有名气。他淘汰幼鸽的方法很独特。一般人配对孵雏子都是在春暖花开季节,他却每年冬季配对孵雏鸽。他说,能在零下几度的天气下出壳并发育正常的幼鸽,肯定是健壮的,否则是无法生存下来的。
雏鸽
雏鸽能自己吃食后,要注意观察,将那些不抢食的,或只挑小颗粒粮食吃的雏鸽淘汰掉,这样的鸽子身体不会强壮,将来不能应对艰苦的比赛。雏鸽能环绕鸽舍飞行后,要将同一批出棚的雏鸽一起放飞。这时的雏鸽非常爱飞,往往一飞就是半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时你要特别注意那些不善飞的,或飞一会儿就降落的雏鸽,一定要将其淘汰掉,这样的鸽子在今后的比赛中是不会有太大作为的。有病的雏鸽,坚决要淘汰掉,这种鸽子留着危害极大,不仅有可能传染其他赛鸽,即使是将其治好,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在目前如此激烈的比赛中,先天不足是没有获胜机会的。
准备参赛的鸽子
训放开始后,对那些在短途训放迟归的赛鸽,倒不一定要淘汰掉,因为这并不能说明这羽赛鸽不好,它有可能还没有适应短途的放飞,也可能跟随别人家的鸽子飞行,后来发现不对才改变方向归巢。要淘汰的是那些归巢不慢,但恢复体力较慢的赛鸽,特别是连续放飞2到3次100公里后,恢复不过来的,这样的赛鸽在今后的300—500公里的正式比赛中,体力会出现问题,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参赛鸽
对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的鸽子,不能要求过高。能抢金夺银故然很好,没有获得特别好的成绩也不要着急,关键你要把握一个标准。笔者认为,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鸽子,最好能够进入前100名。这样的鸽子,再经过精心的调理,施以一些刺激其快速归巢的方法,比如比赛前将其配对,比赛时将配偶拿走,或利用其孵窝育雏,归巢心切等,极有可能为你取得好成绩。需要淘汰的是那些一个赛季下来,不丢,但也不快,一次都没有入赏的鸽子。只要其有一次入赏,就可暂时留下来,等下一个赛季,再将其投入比赛,这样就可避免误杀那些晚熟的赛鸽。两个赛季下来,仍没有太大作为的,一定要坚决淘汰,决不能再心慈手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