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信鸽品系,有三个特点:第一,用饲养者姓氏。第二,鸽界的认可,或者默认。(至少没有人竭力反对或贬低,也可能欧洲人对养鸽人以姓氏起个品系没当一回事,或者大家都感觉很正常)。第三,先有台湾鸽友(或鸽商),后有大陆鸽友(或鸽商)参与后,将欧洲以姓氏命名的品系推而广之。久而久之,使中国鸽友对这些品系耳熟能详。
所谓品系,无非就是区别于别人的名号、大号、名称而已,人人都可以起个名字,但是品系的核心内涵是:以鸽界普遍认可为前提。欧洲人平和地认可别人的名号和以姓氏命名的信鸽品系,是十分自然而平常的事。以姓氏命名自己的信鸽品系,也没有任何刻意成分。
第一,欧洲人素有“利益均等”、“互相捧场”、“一致对外”、“共同双赢”的传统及文化。比如:八国联军,今天正在进行的以北约为后盾的利比亚内战,欧盟共同经济体和欧元这一统一货币的不可思议。又如结伙来华展卖的鸽友,都十分融洽并互相认可、相互衬托。就连欧洲鸽友的血统书中,充分显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你。
第二,欧洲人往往都能自觉的遵守规则、惯例和行业游戏准则。在这个前提下,一般不会刻意的排斥别人,因为不贬低和不排斥同胞鸽友本身,是一种常态,也是品系比比皆是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欧洲信鸽组织不含官方色彩。包括巴塞罗那等经典品牌赛事的组织者,都是来自于民间团体或个人。在现行明文规定的法律准许或不反对前提下,这些组织者得到政府的认可,尤其是得到了鸽友的认可。
第四,经过了长期的调整、磨合、修补改进和局部创新,欧洲一系列经典赛事是支撑品系形成和名鸽内涵的成熟环境。尤其是适合于欧洲的各种评选规则,使鸽友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鸽王”、“冠军”等等荣誉。
中国的国情、环境等与欧洲截然不同,凡事照搬,此路不通。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尤其是研究中国鸽友的诉求点和缺失,正视中国体制现状和鸽友不太容易认可别人的传统“习俗”。以中鸽协或者省、直辖市为单位的信鸽协会,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开辟中国品系形成的别样方法。
由于“一个不买一个账、一个不服一个”的中国特点,在鸽友认可别人的品系几无可能的情况下,由信鸽协会、俱乐部、杂志社根据明文规定的规章和准入条款,采取评选并授予品系的方法,进行推广和宣传,比较符合国情和民意。
一、需要充分的酝酿和准备
1.制定符合中国国情、赛制的评选规则和明细条款,进行对号入座,体现一视同仁、公平、合理。
2.公示规则,让全体鸽友及会员监督执行,切实可行的执行品系评选三公,即:公示、公平、公正。
3.严格区分鸽王和品系评选的不同性质,号召全体会员集思广益,献言献策后,由专人进行整理归纳,出台相对合适的品系资格门槛。
二、规则使品系看得见摸得着
如果将品系视为“深不可测”,或者按照传统的理解,即使毕一生精力,也难以创立属于中国人的品系。其实品系在规则和明细条件下,一点也不深奥,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抽象概念。试问:李梅龄还健在,有多少人认可李鸟?詹森成为世界铭系的支撑点是育种成就。即使这一说法成立,很大程度是双赢文化和特定环境的产物。因此,有必要用詹森作标杆吗?有必要强调纯而又纯?长得一模一样吗?
欧洲品系多如牛毛。难道都能符合我国传统的品系要求吗?答案显而易见。大部分是人名命名的名称而已。因此,回归到本质,品系由赛绩和育种成效支撑,连续几代赛绩超群,符合我们所设定的标准,就应该授予品系荣誉。根据这一理解,我国有很多名副其实的品系,只不过鸽友不认,鸽协未授命而已,仅此而已。鸽友现在振振有词认可的品系作育者或所有人,已全部过世。
三、引进有明细门槛的竞争机制,缓冲崇外媚洋
1.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评选规则,会激励鸽友争先恐后的为荣誉而努力。
2.规避了“一个不认一个或者不认活着的品系”这一不利于中国形成品系的因素。以三年或五年的赛绩和育种成效说话,有据可依,不认也得认。
3.从此,完全有可能改变“洋品系独一无二”的格局,进入中外品系同堂争艳的全新格局。
4.能潜移默化的引导鸽友,对中外品系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估。从而,重实效而轻虚名。
5.30万鸽友对前路有盼头,有了高高悬挂在前方的目标,使之更爱鸽,劳有所图、劳有目标、劳而有得,使更多的工薪鸽友,有可能也有机会逐步实现以鸽养鸽的基本保障。
品系能提升全棚身价。出台评选品系规则细则,能够使大户、小户站在平等公平的位置,为达标而公平竞争。尽管信鸽爱好者的人口远不如足球产业那么广泛,然而30万会员足以影响世界。我们普通的工薪鸽友始终是鸽界中坚力量,是信鸽事业的基础。如何使他们玩下去?是中鸽协和各省市鸽协必须面对并思考的问题。然而,出台中国品系的产生规则等条例,无疑利大于弊,这也是一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实事。
我们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将品系视为高不可攀,凡事都有个度和量的问题。中国人认可的考夫曼鸽系,并不符合我们固有的品系要求。因为考夫曼鸽系,什么毛羽都有,什么眼砂结构共存,体型也各异。根据资料显示,考夫曼不断引进了很多鸽系。如果将杂而又杂,作为排斥品系的因素,似乎太固执,因为品系没有固有概念。而赛绩和育种成效有据可依,授予品系有章可循。
增加国家赛频率,以此作为命名国家品系的平台,各省市也可以专门设置评定品系的“集成比赛项目”平台。三至五年的赛绩数据,产生“正式授予”的中国第一批“品系”,具有相当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凡是热爱信鸽,关心中国信鸽事业的鸽友,都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期盼属于中国的品系形成和发扬广大。
一成不变等于退步。创新求变不一定成功,什么都不做肯定死路一条。以笔者观之,其实,最复杂的也是最简单的。是人为因素和固有的认识,将品系披上了神秘而高不可攀的外衣。是信鸽育种的传统思维方法,将品系搞得太复杂。是鸽友“一个不买一个帐”的传统“习俗”,埋没了很多已经成名成系的中国鸽系。当然,您可以持不同意见,您也可以不负责任的说点风凉话,您更可以提出一箩筐困难和疑问。无论您出于什么动机和心态,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对中国信鸽的现状和走向缺乏关注和热情,只能使环境越来越混乱,因此,在门槛和规则公开、公平、人人有机会的前提下,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更多的人以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去完善并参与,才可能事半功倍。
当务之急要做的实在太多。然而,开创中国品系形成之道,涉及到中国情结,关联中国30万信鸽会员的热情、动力和情结,当位列首要。本人认为,在鸽友群体中产生共鸣,并形成一种群体“强烈要求”的方式和形式,才可能引起鸽协高度重视,出现先行试点的省市。
上海信鸽协会会员:崔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