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公棚老板的致歉信
今年的公棚有许多新鲜事。中国公棚界最大的新鲜事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公棚的致歉信。
本人浏览了几个公棚老板的致歉信,大意有四:一是公棚精心养育,养育得不错;二是平时管理没有问题,但训放出现问题原由是客观原因,导致不理想;三是“对不起”鸽友,请谅解,四是要总结经验。
本人也浏览许多参赛者对致歉信的留言,留言者的观点有四:一是理解,二是要说法,三是不理智的语言,四是希望受害者团结起来。
本人曾于2008年11月21日写过《仅有道歉是不够的》的文章。内容如下:
仅有道歉是不够的
每年的秋赛,总有个别公棚出现不为人知,但参赛者都有不同看法的状况。尤其是今年的一些公棚,给参赛者造成很大的困扰,或者说是信任危机。说到底,根源是这些公棚没有作为,或者说是不作为的行为造成的。
其实,对个别公棚而言,看似“形式合同”的章程实则为一纸空文,说改就改,集体放飞逃飞不归事件已经演变成为一场信任危机和不认同危机。可以说,任何地区的任何公棚,都不愿意发生影响其公棚的恶劣的事件,公棚老板更不愿意让参赛者传播这类信息。面对赛鸽的集体不归事件,公棚老板的第一反应是,能捂就捂、避重就轻,而参赛者由于交的是一年的打工辛苦费,第一反应是不公平,老板太黑和被欺骗,所以,谩骂声一片。这两种心态都比较普遍。
然而,面对这种突发的负面事件,“捂”是主动的,其结果是被动的,隐藏着未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现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任何行业涉及大众利益的信息,都会很快地传播出来。公棚出现的不理想的事件,作为参赛者有跟踪者,作为旁观者有对事件分析者,虽内幕不知情,但他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出事者的公棚都会以主观意志强加于,或者是转移到参赛方。公棚对出事的事件尽管有声明,尽管字里行间有些含糊其辞,但还是遭到了参赛者的普遍质疑,最终把公棚推向了互联网舆论媒体上。风口浪尖的信息随风飘扬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公棚面对互联网上的这些质疑,往往在第一时间“诚恳”、“及时”地向广大鸽友致歉,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社会中有一些反响,会平和一些,但仅有道歉是不够的。
面对压力,公棚是道歉了,降低了利益风险,公棚为失误承担了道义上的道歉是值得肯定,但受影响的参赛者可没有获得补偿。
出现事件,出现问题的公棚留给参赛者许多的思考。比如,作为企业的公棚,涉及经济利益时,不承担经济风险,而是转移风险,这样的公棚能正确妥善地处理“事件危机”吗?那些活跃在中国经济活动中的真正企业是能够做到的,而我们的公棚经营方,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则是不能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特别是公棚利益与参赛利益之间出现问题时,寻求平衡,寻找满意,这都是需要认真面对的。
仅有道歉是不够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才是惟一正确的。
本不想再写,但,作为鸽友,不得讲两句。作为公棚方,你们是否按照你们开出的章程实事求是地操作了,问题有七个:
1、章程明确规定有监赛单位,是否真正的请信鸽协会裁判了?
2、公棚执行中鸽协制定的《信鸽竞翔规则及裁判法》,是否按照规定执行了且做到了?违规的情况比比皆是,举一例,比如说中鸽协规定中的限收5000羽的规定。凡公棚超数量的收鸽难道不是违规吗?
3、主办方按企业相关法规承担全部法律和经济责任。这是随意说给参赛看的,还是真正的执行呢?
4、参赛者违约了吗?参赛者永远是受害者吗?中国的鸽友们是不是太善良了,参赛者永远是被欺负被宰割吗?永远是只能发牢骚吗?永远是弱势听任公棚说了算吗?鸽友们还能忍耐多久?难道鸽友们忍了一年又一年,还将忍耐一年又一年吗?
5、作为制定规定的中鸽协,你们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监督、监管,督导这些规定被执行的情况了呢?出现问题为什么不追查呢?
6、公平、公开,公正这三项原则及其具体内容,你们做得如何?
7、管理上,科学管理来不得半点虚伪,万不可害自己又害了鸽友啊!
作为成功的企业,尽心尽力,说到做到。作为企业式的公棚,也应说到做到。作为失败企业,不讲信用,说到而做不到。那么,说到而做不到的公棚也将是失人心的下场。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三公原则竟然成为骗人的美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