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鸟病由于感染能力强,常造成鸽主巨大损失,本文作者说明饲鸟病的成因及预防方法,提供鸽主面对饲鸟病的应对之道。
饲鸟病是由一种内无芽胞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发生饲鸟病,对比赛成绩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病征与成因
鸽子发生饲鸟病的主要症状,大多数会引起呼吸器官系统中鼻腔气管发炎的病症。值得注意的是,当赛鸽受到感染时,每只鸽子的病愈期长短或死亡率高低差异非常悬殊,因此容易被饲主忽略,而延误治疗时机。
产生原因,乃因选手鸽从赛前进行外训、会训、资格赛、入关比赛到赛事结束,历经的训飞过程少则几十次,多则逾百次。在训练相当密集的情况下,受到环境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紧迫干扰,感染到本疾病。再加上鸽舍通气不良、饲养管理欠当、饲养密度过于拥挤、卫生条件差引起鸽舍内氯气(亚摩尼亚)味道浓等现象,会发生饲鸟病,以及并发诸多不利于竞翔鸽比赛飞翔时体能方面的疾病。所以在此,笔者特地以专文论述供有兴趣的鸽友认识与参考。
饲鸟病之所以难以控制,是因为引起这种疾病的杆状细菌,在全世界鸟禽疾病方面,仍然属于相当新的细菌。虽然早在1981年,德国等医学先进国家早已分离出这种杆状细菌,而治疗对策则采用与处理巴斯德杆菌(pasteurella)症的模式进行。直到1994年才经由21菌株中分离出来并正式命名为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称为 “饲鸟病”。饲鸟病是由无芽胞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无论从陆翔或海翔的影响上来看,都对鸽友影响甚大。
感染问题大
“饲鸟病”不仅发生于鸽子,其他禽鸟类诸如斑鸠、鹌鹑、鸡、鸭、鹅、驼鸟、鹃鹊、雄鸡、火鸡等,都会受到这种无芽胞细菌(杆状细菌)感染而发生饲鸟病。目前在病理实验室已测出18种不同血清型,而其传播途径则可通过飞沫(唾液)或经由饮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形成水平感染。而种鸽则可从卵巢、输卵管或正在孵化的种蛋产生中止蛋或死胚胎及死在种蛋壳内的雏鸽,此为垂直感染,且任何鸽龄的鸽子(包含种鸽、选手鸽)都可能受到感染,但鸽龄较大的鸽子较容易被感染。
预防与治疗
要预防饲鸟病的发生,必须做好鸽舍清洁卫生工作,保持通风、凉爽干净鸽舍生活环境。一旦发觉鸽子健康有情况时(如厌食、倦怠、羽毛蓬散、拉稀粪、青便等现象),应该咨询有经验的兽医师即刻处理。
饲鸟病在诊断上较难辨识到症状上的特异性,同时也要防范是否与病毒性、大肠杆菌、嗜血杆菌等细菌发生混合感染,引起竞翔鸽之呼吸病症的混淆症,产生延误了治疗时效,招来不明的损失与失败。因为本症有高度感染性,一旦一只鸽子被感染,则很快蔓延到饲养的鸽群,最严重的是它会在鸽舍间不断地循环感染成为“限地型”的疾病。尤其在鸽龄不拘(老少都有)的混龄饲养,以及密度过高的饲养,和频频导入外来鸽子的鸽舍里更加严重。
最后提醒鸽友,饲养前要隔离观察,及严格做好生物安全保健措施,以防止饲鸟病传入鸽群,才能有效预防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