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评《千公里赛鸽的喜和忧》
2011/11/22 14:21:02
沪上鸽友
分享

    近读中信网专栏作家虞海明先生的《千公里赛鸽的喜和忧》一文,深感该作论点错误、论据失当,少有深思熟虑之言,颇有误导鸽友之嫌。故撰此文,和虞先生公开商榷。也欢迎广大鸽友本着科学、客观、冷静的心态,来共同分析、讨论我国赛鸽千公里赛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以虞先生行文顺序,兹列出其大作值得商榷之处如下。

    第一处:原文第一段,虞先生曰:“当今的千公里赛鸽,我们占足国内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是欧洲所不能比的

    此处的结论“这是欧洲所不能比的”,显然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支撑,颇为无视现实。欧洲的长距离赛事(以巴塞罗那大赛为例)历史悠久,管理机制较完善,鸽友参与热情高涨,无论是其影响力、号召力、权威性、关注度,相比国内千公里赛事,都具有无可辩驳的优势。虞先生“贬”欧洲而“褒”国内的结论似乎欠妥。如果说虞先生以上的结论是建立在他认为的国内“天时、地利、人和”可“喜”的论据上,那么不妨对文章内列出的这三者做进一步分析。

    第二处:原文第二段,虞先生曰:“所谓占天时:就是机遇已经成熟,如今我国的赛鸽实力空前强盛,短距离小范围已经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全国联赛和各大公棚的实际赛鸽需求。

    这也是典型的无视事实的“喊革命口号”式的观点。众所周知,当今国内的赛鸽主潮流正是向着短距离竞赛发展,短距离竞赛无论在比赛数量、奖金额度、关注程度上,都有压倒性的优势。姑且不论这样的走向对不对、好不好,但事实上毕竟大体趋向如此,毋庸讳言。也正基于以上潮流,有识之士(包括虞先生)才提出了“发展千公里,保留超远程”的远见卓识。

    和历史相比,“我国的赛鸽实力空前强盛”是不错,但是说这样就会应运而生向千公里发展的“实际赛鸽需求”,恐有主观臆断之嫌。更遑论“各大公棚”也有这样的实际需求了!试问,听说过哪个大公棚的老板哭着喊着要办千公里大赛的?哪位公棚参赛者说过,我提倡要办飞千公里的公棚的?地方联赛的千公里赛事不断是事实,国家赛也有千公里级别。有这些比赛的存在,尽管不太受人看重,但毕竟可以一试身手,不会使鸽友产生多么强烈的“不能满足”的需求。

    第三处:原文第二段,虞先生曰:“尤其公棚,由于赛程短,赛事就少,公棚的直接利益就会受影响。

    首先,赛程短不等于赛事就少,现在国内飞三四关,乃至五六关500公里左右级别的公棚有的是。其次,公棚的直接利益不是举办千公里比赛就能增加的。事实胜于雄辩,聪明的公棚老板们宁愿设置多关短距离比赛,却不愿涉足千公里的事实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

    第四处:原文第二段,虞先生曰:“尤其公棚……更可惜的是,有很多短程稍慢一点没有入赏的长程鸽,由于赛事终止就夭折其中。”

    此语不可解!公棚比赛本就是短距离竞赛,拼的是赛鸽的定向和速度,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信没有哪位鸽友专门去公棚送交长距离赛鸽的(如有交的,也不会是主流,仅仅是增加一点恶劣天气状况下的保险性而已)。交长程鸽去公棚飞短程赛,滑稽了点,好比让马拉松冠军去跑100米,怎么想也不合情合理。

    综合第二、三、四处得出结论:虞先生分析的千公里比赛“天时”之“喜”,难言为喜! 

    第五处:原文第三段,虞先生曰:“所谓占地利:我国疆土辽阔,以川中辐射千公里方圆,无需跨国,各省市都可以找到最佳的国内赛线。” 

    这里虞先生说的是事实,但仅为地理常识,对赛鸽的赛线选择来说,却是“指鹿为马”了。因为“有赛线”不等于“有好赛线”,更不等于有“地利”。相反,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赛鸽爱好者遍布全国,这却是我国和欧洲举办千公里比赛相比较而言的地理劣势。 

    欧洲赛鸽强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共同往南延伸,到法国和西班牙等地司放,去发展千公里比赛的赛线。这条赛线的主方向,几乎集中了绝大多数的欧洲长距离比赛,虽然路线单一,但拥有归巢方向统一、集中的优势,且经过历史实践检验是合理、科学的,也利于举办同时、同地司放的“世界级大赛”。

    反观国内,如前所述,千公里比赛指望公棚来办,似乎勉为其难,那就只有由地方联赛来承担。目前办得比较成功的是江苏和上海地区的千公里联赛,他们所选择的“西北—东南”赛线也是国内公认的黄金赛线。可惜国内地方是大了,但这样的好赛线太少,别的省市由于区位的影响,很难找到如此优越条件的千公里赛线,难以分享“地利”。就拿虞先生常年生活的昆明来说,如举办千公里比赛,有什么“占地利”的赛线吗?就算勉强找出一条赛线来,也只能算是“因地制宜”的不得已而为之,奢谈“地利”。

    国家赛这种“中心开花”的集中司放方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鸽友已有怨言,兹不赘述。

    从第五处得出结论:虞先生分析的千公里比赛“地利”之“喜”,亦难言为喜!

    第六处:原文第四段,虞先生曰:“所谓占人和:我国本是超长距离赛鸽之乡。千公里赛事,有着深厚的人文赛鸽基础和赛鸽物质基础。就鸽子的数量和实力而言,也远远超过西欧的千公里规模。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人和”的解释为: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就赛鸽而言,应理解为无论是赛事组织者、参赛者,乃至“旁观者”,都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整体社会环境,以利赛事的进行和发展。虞先生的分析里没提到“旁观者”,也就是普通民众,而这恰恰是国内和欧洲相比的巨大差距。国内的“旁观者”动辄大规模张网捕鸽,甚至早年还有过哄抢未开笼赛鸽的恶性事件。欧洲当然也有少数小偷小摸的“不法分子”,却很少听闻类似的骇人事件。赛线沿途的“人文环境”恶劣,是国内赛鸽比赛不得不提及的“中国特色”。

    而且,我国是超远程赛鸽之乡不假,但致力于超远程赛鸽的鸽友,往往仅将千公里作为司放更远距离的“热身赛”和“跳板”,在骨子里并不看重。有经验的超远程参赛者知道,千公里快速归巢的赛鸽,拿到1500公里、2000公里甚至更远距离的比赛,远不如在外面逛了一周、一月的鸽子来得有把握。所以,超远程比赛的前站——千公里,在“超远程之乡”的中国,仅仅是科学训放的必要程序,而不能因为它经常举办,就称为“有着深厚的人文赛鸽基础和赛鸽物质基础”。国人以往崇尚“飞得远”,现在推重“短平快”,千公里赛事夹在当中,并没作为一项重要赛事而被真正普遍重视过,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至于最后一句“就鸽子的数量和实力而言,也远远超过西欧的千公里规模”,就更不可解了。起码按照文章写法来说,这不是“人和”因素,不该放在这里阐述。另外,我国的鸽子数量是可能比欧洲多,不过“实力远远超过西欧”则是在自欺欺人了。

    从第六处得出结论:虞先生分析的千公里比赛“人和”之“喜”,更难言为喜!

    小结:综合以上六处(几乎是在对前半篇文章逐句分析)值得商榷之处,虞先生所谈到的“千公里赛鸽的喜”,似乎不太站得住脚跟。相反,有些地方还应该算作下文要谈的“忧”。那么,虞先生在文首所说的“当今的千公里赛鸽,我们占足国内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是欧洲所不能比的”这个颇似豪言壮语的结论,就显然下得过于仓促和草率了!

    客观来说,虞先生文章后半段所谈到的“忧”,还是颇为中肯的,指出了千公里赛事容易作弊的弊端。不过文中也没说出什么杜绝作弊的具体解决方案,均属泛泛而论、官样话语、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地球人都知道”!就是这样,其间措辞却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七处:原文第八段,虞先生曰:“如今的信鸽千里赛事规模大、投注大、奖金大”。
“规模大”如果仅看绝对参赛羽数,貌似有点意思;但“投注大”和“奖金大”的论断就有大问题了。以赛鸽重镇上海今秋已经举办的两次千公里赛事为例,让具体数据来说话吧。

    11月11日开笼的2011年第六届全国千公里信鸽联赛,上海市集鸽6240羽,指定鸽200元组报名197羽,500元组报名34羽,1000元组报名5羽,这能算是“投注大”吗?11月20日开笼的2011年上海市1000公里级汕头赛,集鸽1902羽,指定鸽100元组报名96羽,200元组报名55羽,500元组报名7羽,冠军奖金区区3000元,这能算是“奖金大”吗?

    也许虞先生所说的“投注大”、“奖金大”指的是地下赌博,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八处:原文第九段,虞先生曰:“……更别说想举行世界级千公里决赛争取在我国举行”。此处的文法不通不算,“世界级千公里比赛”的提法则歧义横生。这个“世界级”如果理解为,指的是像巴塞罗那大赛那样多国参与的“国家间的国际比赛”,中国几乎不可能举办。总不能和东部的日本、韩国或是南部的缅甸、越南联合玩千公里吧?这个“世界级”如果理解为,指的是“具有世界水平和影响力的比赛”,那么虞先生的宏愿则值得肯定和鼓励。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虞先生在写这篇700字左右的短文时,似乎过于信手拈来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以至让人“钻了这么多空子”。

    最后,需要声明的是,为逐点批驳,文中引用了虞先生的部分文字,并无侵犯知识产权之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还是把话说明白为好。

  

发布时间:2011/11/22 14:21:03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846篇文章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26评论
1
24楼
1
2013/9/14 12:43:16
4
回复
1
23楼
1
2013/9/14 12:43:15
4
回复
中信网友
22楼
驳的太好了,针针见血。顶一个
2011/11/28 13:48:09
4
回复
中信网友
21楼
评得好,不得不顶一个!
2011/11/28 10:25:35
4
回复
yu1102677046
20楼
呵呵 朋友和敌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不要自己限制自己的眼光,楼上的言重了。
2011/11/27 0:06:52
4
回复
中信网友
19楼
姓虞的不懂装懂,还有勇气乱说一通。这是小人本能表现。驳虞很有力。本文作者是有才气的秀才。虞一贯装腔作势。刚开始看虞几文,发现他爱胡说。如什么云南老串惊现欧洲古董石板画,真是乱弹琴。就把他看穿了:瞎说。再也不看他文字了。虞写的真恶心!
2011/11/26 20:04:40
4
回复
中信网友
18楼
虞先生自己的文章中有一篇证明他自己都已经淘汰了远距离鸽子,现在又.....?此人口是心非,不可相信。再者此人的文章观点均证明水平不高,所有文章前后矛盾。今天这一说,明天那一说,极其不负责任.
2011/11/25 13:05:3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7楼
老虞啊,人家是在一条条反驳你文章中的话,至少我看来反驳的地方都是蛮有道理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你的观点有点意思,但是至少得出观点的思路是不对的。文章还有低级的常识性错误,这也是不应该出现的。以后写东西严谨点就是了,错了就改过来,不丢人的。有错误不怕,怕的是不肯承认错误,那才丢人!
2011/11/24 20:38:0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6楼
多几个作者这样的人,中国鸽界幸也!虞海明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什么都不懂。他的文章在中国受到反对,如果发布国外,那这个世界都会认为中国鸽友都像他一样,会被看不起的。少几个他这样的人同样中国之幸也。
2011/11/24 13:12:5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5楼
去看看千里赛鸽论坛的正反方比例就知道是非了。
2011/11/24 9:47:13
4
回复
中信网友
14楼
呵呵,重大发现!原来9楼10楼又是虞先生猫着身子在发言!上海鸽友评你的“喜”没道理,那不就是在说有“忧患”吗?何况人家也赞同你后半部分谈的“忧”,你凭什么说人家“没搞清楚”?你说人家避轻就重,那你自己说说,你的“重”在哪里?有本事也写东西继续反驳对方,何必要死顾面子不认错呢!!!还要说的是,最好嘴下留德,人家不同意你的观点,就说人家“没脑才”,起码是不厚道吧!
2011/11/23 22:13:20
4
回复
中信网友
13楼
此文,对虞文驳的有些意思,虞写的文章,只有些观赏性,很少有实用性!虞,应该先走出家门看一看,然后再下笔,别总搞些闭站造车的文字出来,弄些个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你觉得有意思吗?
2011/11/23 11:14:0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2楼
博得不错,养鸽子单凭想象那是偏执,你的文章对那个不养鸽子乱写的人是个很好的教育工具。
2011/11/23 11:10:22
4
回复
张中
11楼
文章写得不错!!!但我很尊敬虞海明老师。我从虞海明老师很多文章中,学习到了很多养鸽鉴鸽的知识!!!在这里表示感谢!!!但从组织者考虑,肯定是不愿意。我们这些小户草根鸽友,是非常愿意和拥护的。短距离信鸽比赛,绝对是大户的天下。我们这些小户草根鸽友绝对没机会。原因我就不详细说了。但说信鸽的品质,大多鸽友还是认可六至七百公里快速归巢的信鸽。我在地方赛上,只参加和看重五百至七百公里的赛事。今年河北省会,就没有六百三十公里以上的赛事。
2011/11/23 9:49:54
4
回复
中信网友
10楼
有文采没脑才。
2011/11/23 9:42:46
4
回复
中信网友
9楼
作者的驳文不切要害,显避重就轻,没劲!反喜不反忧。连人家明明是忧患的呼吁都没搞清楚。
2011/11/23 9:16:47
4
回复
中信网友
8楼
作者意思非常明确,非常到位。不能为了提倡什么,就违背事实或指鹿为马,必须客观现实的反应,广大鸽友的赛鸽愿望和需求。500-600公里是完全可以检验赛鸽优劣的距离。而所谓想以中国传统长、超长距离赛事,表示是中国特色,未免牵强附会。虞先生先捋清楚,上世纪30年代中国赛鸽起步,鸽源是从何引进,就明白了!!
2011/11/23 1:03:56
4
回复
中信网友
7楼
写得好啊!一条条分析得透彻、客观,让人信服!老虞是该反省反省自己的文章有没有道理了
2011/11/22 23:21:35
4
回复
中信网友
6楼
作者把精力用错了地方!还是比较喜欢虞先生的观点!
2011/11/22 22:28:14
4
回复
crpa0102
5楼
对赛鸽理解还不够透。
2011/11/22 21:27:23
4
回复
中信网友
4楼
好文章啊!!!
2011/11/22 21:15:18
4
回复
中信网友
3楼
很好,400-500左右最好的,鸽子也好,人也好,如果次日的话,主人也很辛苦,整个晚上睡不着啊
2011/11/22 19:25:04
4
回复
中信网友
2楼
建议公棚都比六至七百公里的赛事(山区可减至4-5百公里)
2011/11/22 19:03:36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说的好,很现实!比人坐家瞎想的好.
2011/11/22 18:43:20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