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从细节看公棚
2012/1/27 9:23:42
分享

    很想写一点有关公棚的文章,鸽友对公棚的认知停留在规程、归巢数等有限的信息上,最多再加一点猜测,其实公棚的表面现象就能反映其内部的一些实际的东西。

    首先,我们看看奖金的设置,现在各个公棚马上又要出规程了,我认为从奖金的数目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以1000元一只的公棚为例,奖金开到限收羽数的一半比较合理,奖金羽数过大的公棚多半是用大奖金招揽鸽友,到最后,鸽友未必能够得到实惠。因为大奖金会造成大风险,一旦遇到意外的损失,公棚要么凭借实力死扛到底,要么开始玩花活儿减少亏损。1000元以下的小棚可能奖金开到一半以下才会有效益,因为房租、水电、汽油、人工等等花销和10000元的公棚基本一样。

    综上所述,奖金超过收鸽羽数50%-70%的公棚可能依仗着自己过硬的养功减少损失,从中渔利。一旦超过70%就属于高度危险的比例了,我认为50%还是比较靠谱的,公棚的风险小,也就不会作弊了。毕竟谁投资的时候都想把自己的买卖干得长远些,作弊一两年骗回的钱只能收回投资,公棚一关张弄一个赔本赚吆喝,还不如银行吃利息。公棚的好坏不光要看奖金,更重要的是看他是不是真心对待鸽友。

    一个公棚的人员质量直接影响到公棚的管理水平,所以只要观察公棚人员的流动状况、工作细节、言谈举止等细节就可以大概预知公棚的管理水平。

    公棚的人员不能频繁更换。公棚的人员,特别是教练,每年更换,甚至半年就更换的,对鸽子的饲养是很不利的。大家都知道临阵换将、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公棚也同样,每年换教练和饲养员说明管理思路没有固定,或者留不住人。

    公棚的人员上棚时间也是观察公棚管理的好方法,特别是有24小时监控的,鸽友可以替老板监督。在棚内时间达不到3小时以上的,基本发现不了潜在的问题,只有问题爆发了才发现。

    一个人整洁的外表,间接体现了他的素质。一个对自己都放松要求的人,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根本不可能做其他事情精益求精。

    听公棚人员聊天也是一个好方法。有些员工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喜欢讲一些自己的得意案例。曾经有一个年轻教练说自己能治好歪头的鸽子,我就加以观察,一段时间后,原来的20来只中有5只症状轻微的好了,但是总数由20增加到220只,最后验棚的时候全部淘汰。这种因小失大的行为模式显然是欠妥的,也会加大公棚和鸽友的损失,公棚损失到承受不住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地减少亏损了。

    公棚之所以称为公棚,是因为所有的赛鸽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飞行同一个距离,受到同一个标准的评判,胜利者称王。

    公棚使用的计时系统就是公平、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卡,它直接决定了参赛鸽的命运。

    从公棚的计时系统的视角来看公棚,也能一定程度的说明问题。现在,国内的计时系统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是总有一些品牌的计时系统和黑棚纠缠不清,闹出了不少笑话。鸽子还在天上飞,名次已经跃然大屏幕、进棚一只显示俩等等现象不胜枚举。有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公司开发的计时系统,技术保障、售后服务都跟不上,为了占有市场,就开发那些迎合某些“特殊”需要的软件,希望能在市场上站住脚跟。

    曾经有人问国外某知名品牌计时系统的售后工程师,如果请他帮助作弊要用多少钱?人家回答:没门。后来聊天才知道在国外,涉及到计量的企业有黑名单,一旦出事,企业就完了。当事人也会因为不良记录,没有厂家敢录用他,可以说他的一生也就完了。由此可见,公棚使用的不仅是厂家提供的产品、服务,还有厂家的诚信和企业文化。

 

发布时间:2012/1/27 9:23:42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747篇文章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7评论
中信网友
3楼
中国特色啊!
2012/1/28 15:00:16
4
回复
中信网友
2楼
想说公棚爱你不容易啊!
2012/1/28 14:44:43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讲的实在,够水平
2012/1/27 19:18:26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