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笔者密集走访了多家国内公棚,有国内顶级公棚,也有地方小公棚,因此连中信网专栏也未能及时更新文章。现将连日来走访公棚的一些所得所感记录如下,供广大鸽友交流。
今年公棚收鸽竞争几近白热,总体表现在各地鸽源普遍紧张,职业鸽舍与传统打公棚赛为主的鸽友出鸽数量供不应求,公棚预定设置的集鸽羽数远远未足。因此,各地公棚均在网站、代收点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世界经济危机下,很多传统的公棚玩家开始收紧银根,减少送鸽。同时部分公棚提高参赛费和限定集鸽羽数,使得很多鸽舍也设定了作育计划,精选了部分幼鸽参加高端棚,而普通棚开始减少送交。
二是去年很多公棚流行写“道歉信”和“司放地地震频繁”等原因,影响了很多普通鸽友的参赛积极性。
三是近年来少数公棚唯利是图,作弊造假,不顾及广大参赛鸽友的根本利益,使得公棚行业的整体口碑和公信度不断下滑,因此很多鸽友放弃公棚赛,转打地方赛、特比环。
四是疾病的流行和病菌的变异,种鸽质量不断下降,也使得幼鸽抗病能力变弱,不太适应公棚粗放式饲养环境。
由于各种原因,今年笔者走访了数十家公棚,总体了解的情况是参赛费在500-600元/羽参赛费的公棚集鸽普遍在3000多羽以上,而参赛费在800—1000元/羽参赛费的公棚集鸽羽数在1500—2500羽之间,1500元/羽参赛费以上的公棚普遍未达到同比去年的收鸽羽数。很多大棚的老总和总经理也开始到传统鸽源大省和地区“拜鸽”(如同台湾选举前进行拜票一样)。诸多原因下可以预示,今年公棚集鸽羽数未必乐观。
而面对不乐观的集鸽情景,我们公棚需要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公棚内部管理,强化内功。我和多家公棚负责人提到过:与其到处去跑,多收个三五百羽鸽,倒不如认真养好赛鸽,少死个三五百羽鸽。对于公棚来说,多收多少鸽子不代表什么,少死鸽子才是真正获利。因为你收得再多,最后养不好,鸽友要骂你,对以后公棚口碑是很大的影响,而真正养好鸽子才能让鸽友信服,效益自然就上去了。因此,公棚负责人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为鸽友养好鸽子,确保有较高的存棚率?自身缺乏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改进?(山东、云南等地有几个公棚尚在建设当中,即已经来电向我请教如何科学管理公棚的相关细节,值得学习,相信这样的公棚有如此的学习精神,必然成功。)
2、严把集鸽关,宁缺毋滥。公棚集鸽人员不拣肥瘦,只要是鸽子就收,公棚对送来的鸽子来者不拒,一律登记入棚。殊不知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就是这些原因造成的。我走访了很多公棚,很少见到真正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公棚隔离鸽的日常照顾和管理(章程和宣传是一方面,实际操作又是另一方面),这样的管理难免不出现意外情况。
3、利用危机转化危机,充电学习。公棚优秀的技术人员奇缺,公棚老总可以利用集鸽羽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强本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公棚人员的科学操作能力,为今后的高存棚率和高归巢率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在写本文时,还接到云南某公棚孙总的电话,给自己的员工订购笔者编写的《赛鸽疾病诊疗全书》,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学习。)
4、严防公棚疾病,把好健康关。很多办公棚的负责人都有这个体会,公棚鸽子“好收,难养”。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难养?”“因为鸽子生病了。”“为什么生病呢?”“因为交叉感染。”“为什么交叉感染呢?”很多公棚到这里就回答不出来了。很多公棚负责人本身就是鸽友,自己在地方赛上也飞得很好,办公棚却连吃败仗,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弄明白,鸽棚养200羽鸽子和公棚养5000羽鸽子是完全不同的,不单单是饲养管理的问题。公棚教练是公棚的当家人,但如果一个公棚什么都交给教练,那可以预见,这个公棚早晚要出问题的。因为教练又要管接鸽,又要管隔离鸽,又要管接种疫苗,又要管家飞,又要管鸽病,最后还要管路训、比赛。一个人如果什么都做,那他就什么也做不好了!有条件的公棚一定要把教练解放出来,让他做好各方面的管理,要相信,一个公棚就是一个团队。
公棚管理,是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效益和效果。因此,希望广大公棚扎实基本功,为鸽友养好鸽,不辜负大家的一片期望。金秋决赛,才能互利共赢!
(非本人同意,任何人、任何网站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