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一代国血鸽育成大师们致敬
我国信鸽事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给我们广大鸽友创造了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给我们信鸽爱好者的生活增添了无比绚丽的色彩,也给我们祖国的蓝天装点了朵朵流动的彩云,万鸽盘旋绕帝都的盛世景象,向世人展示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和繁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事业的成功和强盛都是先驱者们历尽艰辛和磨难,甚至付出血的代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都会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留下永不可磨没的痕迹,我国信鸽事业的发展也是一样。
当我们每一位鸽友陶醉在我国信鸽事业蓬勃发展的桃花园的时候,当我们吮吸着前辈的乳汁使我们逐渐成长为一位鸽友的时候,当我们兴致勃勃地享受着信鸽带给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去了解我国信鸽事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不去了解在我国信鸽事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开拓者们。但我们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否定他们缔造的具有中国特色信鸽事业,也没有资格否定在他们的带领下培育的国血信鸽。
当我们手捧洋鸽,喋喋不休喊着崇拜者——那个洋人名字的时候,别忘了,中国信鸽事业的今天不是他们施舍的,而是中国信鸽发展历史的延续,是中国人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国近现代信鸽事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艰难的发展过程中挣扎着诞生的我国的国血信鸽是我国老一代养鸽大师们像孕育襁褓中的婴儿那样,呵护着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是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我们可以不去了解李种的缔造者李梅龄先生经过怎样艰难险阻,付出多大代价从德国引进几种信鸽,通过科学的手法培育出了刚毅与含蓄兼备的李鸟。但我们应该知道他是利用中国人自己培养的信鸽击败洋人洋鸽的第一人,是中国近现代信鸽事业的开拓者。我们可以不去了解高家的表兄弟们如何用三只含有海斯门西翁血统的鸽子,通过远亲交配繁育出了漂亮、快速、稳健的G绛信鸽。也可以不去了解在汪顺兴前辈的带领下用哪几种信鸽培养出了吃苦耐翔的吴淞鸽,但我们应该知道,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创造了世界长距离及超长距离信鸽竞翔奇迹,是世界信鸽超长距离竞翔的奠基人,使得外国人垂涎三尺敬佩不已。我们还应该知道,我国的现代信鸽事业还有这一段几乎夭折的历史,如果没有那些前辈们的舍身保护,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蓬勃的信鸽事业。
文革期间,封资修生活方式的帽子毫不犹豫地扣到了当时鸽友的头上,信鸽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破四旧的对象,全力绞杀信鸽也成为革命造反派们的政治任务,谁要保护信鸽谁就是与人民为敌,和政府与作对。政治界限的划定使得养鸽前辈们面临着一次艰难而又严峻的抉择,是冒着与人民和政府为敌的风险保护好信鸽,还是站在人民与政府的立场上绞杀信鸽。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如果选择了前者将会给个人、给家庭带来怎样的风险,谁都难以预料。
但是,我们的前辈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李梅龄及传承者们找来离上海较远的亲友将鸽子带走隐藏起来,汪顺兴前辈将鸽子送到了当时非常荒僻的崇明岛等地方,常州的高家兄弟与无锡的钱振元前辈也将鸽子分散到当地的农村,还有好多前辈也是这样做的。正是由于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保留了以后我国信鸽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星星之火,才使得我国信鸽事业在文革后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腾然而起,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信鸽超远程竞翔的奇迹,谱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信鸽竞翔史,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当时非常贫瘠的文化生活。饲养信鸽的人骤然增多,各地信鸽协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成立并开展活动,从而才使得我国近现代信鸽事业从十九世纪三五十年代不间断地保持到今天,才有了现在中国信鸽发展的辉煌成果。
当我们享受在前辈们打下坚实基础的高楼大厦的时候,当我们咀嚼着前辈们载种的大树结下的丰硕果实的时候,我们有的鸽友却不知什么原因,极力否定我国的国血信鸽,极力否定当时的信鸽竞翔成果,说:“什么国血,无非就是几只外国鸽子繁殖出来的,那时的飞翔成绩与现在比起来差远了,有什么可以骄傲的等等。”
养鸽子的人都应该掌握一些生物学知识吧,我们都知道地域条件的差异是造就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生物生长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有很大区别的。简而言之,除了地域区别外,信鸽又是人工根据所需方向选育的结果,人为的因素在信鸽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对雌雄鸽的选择和交配是人为因素干扰的结果,根据需要,数羽较好性状的信鸽个体,通过科学的搭配选育,培养出能够代表数羽鸽子优良性状的个体,再由这样的个体繁育扩大成为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一只个体之间的外部形态应该基本相同,比如:羽色、体型、头型等等,让人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个个体应该是出自哪一群体中的一员。对于家畜与家禽来说,还有在一定生长周期内出肉率多少,年产蛋率多高的验证等等课题。而信鸽要求内外兼修,要有更为复杂的验证,那就是内在素质问题,要广大鸽友通过比赛来验证它的归巢能力是否突出,归巢率是否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鸽友的认可和承认。这已经是最简单的表述了,其实里边复杂的因素还相当的多。但就这样的过程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大概倾其一生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事业。我国的李种、G绛、吴淞的培育者们,他们做到了,他们当之无愧是真正的养鸽名家。
然而一些人在否定本国国血信鸽的同时,却极力赞扬着外血信鸽。当然我们绝对会不否认外国信鸽血统的真实性及它们的飞翔能力,比如:法国西翁、美国的海斯门西翁、杨阿腾、亨得利90、幕利门、詹森等等。这些鸽子不论放在哪里,只要有一点养鸽知识的鸽友都会一眼辨认得出来。但是一些鸽友,当你手捧你自己认为是上述优良血统鸽子的时候,你会一眼辨认得出来吗?还是根据血统书才能认识它呢?就拿最熟悉的詹森鸽子来说吧。詹森的首席代表鸽应该是老麦克斯吧,如果说老麦克斯是通过几代杂交而形成的,这丝毫不会影响詹森家族的形象,反而更能体现他们高超的育鸽技能,将十几只优秀鸽子的优良性状集老麦克斯于一身,也只有詹森家族能够做得到。而后老麦克斯又将自己的优点传承给了年轻麦克斯、威洛等,而019集中继承了老麦克斯的竞翔能力,却没有继承老麦克斯的育种能力。据介绍:“老麦克斯的体型较为细小,有典型的詹森灰眼,第一眼看去,你会认为它是一只毫不起眼的灰斑雄鸽。”它的主要传承者应该是年轻麦克斯,它的竞翔能力、育种能力、外在表现都传承了父亲的优良性状,在欧洲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广大鸽友认可并承认。而我们引进詹森鸽时不会避其主而求其次吧,可是我们现在手捧的詹森代表鸽却是体格健硕,头大颈粗,瓦灰浅斑,黄眼甚至是深黄眼,这还是具有代表性的詹森血统鸽吗?詹森家在七八十年代飞好的鸽子是这样的形象吗?如果给你一只吴淞小尖子是砂眼的你认可吗?给你一只灰色的李鸟你会要吗?我们对外国的血统可以那样的放任,而对国血为什么要那样苛刻呢?——不是鸽者,只是商业行为。
大家都会承认,现在很多信鸽的飞行速度确实比过去要快。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不论在信鸽的日常管理上,还是在饲料的质量上及训放的条件上,都要大大地优于过去。我国的国血信鸽形成及发展的年代,也正是国家最困难时期,人们的口粮及营养型副食都要限量供应,大多数鸽友饲喂鸽子的粮食只能靠到农村的亲友家购买或要一些下脚料,其营养价值可想而知。鸽舍也很简陋,几根木框,几张油毛毡加几块丝绵瓦就是鸽舍了。比赛大多用闷罐车,既热又闷,非常艰苦,行进时间漫长,更谈不上供给所谓的肝精、速补、夺霸之类的营养药,甚至激素类药品了。用现实的条件比较过去的行为而横加指责,那不是天方夜谭吗?如果当年刘备有一杆汉阳造(抗日时期汉阳生产的单子步枪)还用得着赵云、诸葛亮吗?还会有魏晋南北朝吗?又岂能有今天的你和我!
虽然我们都是普通鸽友,但我们也要注意个人素质的修炼,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更要尊重给我们带来美好今天的前辈们。只有你去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只有我们尊重过去,将来也会尊重今天。给人点亮一盏善灯,为己留下一缕光明。
在这里,我代表与我有同感的鸽友,向我国国血信鸽李种育成大师李梅龄及其传人李天启、张顺奎等;向G绛鸽的育成大师高俊华、钱振元、高兆盘、高兆虎及传承人等;向吴淞鸽的育成大师汪顺兴等及其传承人以及所有的国血信鸽的育成大师们,表示深切的敬意!在这里,同时感谢在文革后使我国信鸽事业能够迅速崛起的推动者,为我国信鸽事业的发展奔走相告的前辈:上海的顾澄海、丁宽、广东的祝匡武、云南的韩信一、湖南的林长岳等前辈们,还有当时最最活跃的武汉鸽界前辈们,感谢你们为祖国信鸽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你们为广大鸽友及家庭带来的欢乐!向你们致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