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种鸽棚
——全文载自《上海信鸽》1998年第一期,作者:胡希百、陈金荣
参加“我来写鸽史”征集活动(投稿:袁民)
无锡市信鸽协会种鸽棚是我国最早的种鸽棚。
无锡市信鸽协会成立于1960年,隶属于无锡市体委领导,主任于云清(体委干部)、副主任钱振元、滕志远,秘书长胡希百(体委干部),委员11人,会员有100余人。
会员手中有几千只鸽子,虽说也有“李鸟”、“培尔琴”,但放不远,飞不快,要引进好种鸽这是全体会员的迫切愿望。鸽会委员们讨论决定:建立种鸽棚,引进好种鸽,提高无锡鸽群的整体水平。
可当时会员中大多数人是“穷养鸽”,哪里去弄钱来引进好种鸽?只有向上海鸽友求援。我们拿了无锡市体委的介绍信到上海,那时的上海全市有4个鸽会:“中国”、“上海”、“和平”、“沪西”。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亲切接待,热情支援,并立刻向会员发出号召。为了支援无锡市鸽友,许多知名养鸽者都纷纷响应,无偿支援。他们是:中国信鸽协会倪亚萍、汪顺兴、李永昌、包科中、周延禧、周庆荣、潘永汉、沈永祥、郭正定、陈飞鸿等,上海信鸽协会李梅龄、丁培新、葛布生(印度籍侨民)、何传洪、杨登元、张正祥、刘秀龙、陆子强、钱震闾、陶德尧、张亮能、王福源、冯兆之、徐可久等;和平信鸽协会有席丰、诸剑虹、顾颂康等;沪西信鸽协会有张玉田、王宝庆、潘常全等。
这一张名单陈金荣保存了30多年,今天拿出来看看,虽然满纸水印子,但心情十分激动。他们有送幼鸽、有赠蛋、还有借种鸽,共有200多只。有“李鸟”、“培尔琴”、“双阳”、“吴淞鸟”是当时全国的精品。每只鸽子只给15斤饲料。
种鸽棚搭建在体委篮球场的一片空地,会员们筹措材料,建造鸽舍都是义务劳动。种鸽棚不雇用专职管理员,打扫鸽棚由11位委员自己动手,轮流值班。而每逢星期三陈金荣坚持值班。大家对种鸽棚的清洁工作比自家还要认真,种鸽配对、产蛋、呕小鸽子照顾非常认真负责,而且人人廉洁奉公,从不揩油一个鸽蛋,虽然心里都很喜欢这些好鸽子。种鸽棚将鸽蛋分给每一位会员,一轮又一轮接下去。为了公正,分蛋采用摸号方式,大家没有意见。
65年7市1县(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江阴)北京联翔,无锡单桂荣获得冠军,种就是上海周延禧的,钱振元的亚军50%血统是郭正定的血统。无锡几位老一辈养鸽者经常对青年人说:无锡鸽有今天的水平,不要忘记上海老一辈鸽友的宝贵支援!
种鸽棚建立不久,半夜里小偷来偷鸽子,第一次偷去28只,后来又偷过一次,但没有伤元气。真正伤元气的是65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那时把养鸽列入“封、资、修”,无锡全市拆鸽棚、杀鸽子,种鸽棚首当其冲,我们只能忍痛把这批爱鸽卖给小菜场,只有1、2块钱一只。全市信鸽几乎荡然无存,也有一些“狗胆包天”的会员偷偷地藏下几只,后来成为远程、超远程的种源。
如今无锡虽然引进了不少的欧美名系,但原有的基础种鸽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
征集稿原链接:http://news.chinaxinge.com/dsj/dsj_show.asp?id=1335
活动专题:中信网“我来写鸽史”——赛鸽史料大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