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理论与实践中的差异
对于众多养鸽爱好者来说,能熟悉掌握和练就一套实用的鉴鸽技能非常重要。这不仅能让鸽友轻易地找到遗传稳定的种鸽,培育全天候的赛鸽,最主要的是能让赛鸽爱好者少走弯路,节约时间,避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正因如此,鉴鸽技能令无数赛鸽者倾心,也令更多赛鸽初学者“垂涎”。然鉴鸽技能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学来?我们通常所接触的鉴鸽技能都是从书本、网络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但所有这些都只是理论知识。那么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有没有差异,理论知识能不能与实际操作相吻合?不可否认地说,鉴鸽理论与实际有相同之处,而且也有差异。
围绕鉴鸽理论知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那就是鉴鸽理论的共性经常会与现实中的个性相峙,而且反差很大。通常理论上对优秀的赛鸽都是冠以主羽破风力强、羽毛光滑、爆发力强、龙骨硬朗等等优秀品质,但现实中优秀的赛鸽都是这样吗?非也!举个简单的例子,2011年朋友在公棚拍了一羽赛绩比较优秀的赛鸽,当朋友从拍卖师手里接过赛鸽时,朋友大吃一惊,原来此鸽的龙骨是弯的。从鉴鸽理论来讲,它绝对不在优秀赛鸽之列,因为它是残疾鸽。从这一点我们得出结论:优秀的赛鸽外在的实力很重要,但内在的实力更为关键,往往内在的实力是我们难以掌握的。
赛鸽鉴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鉴别赛鸽优劣的参考依据,也为我们掌握鉴鸽技能奠定了基础。鉴鸽技能不要形而上学,也不能生搬硬套,应在实际中运用总结,才会有所收获。如果单纯地比着葫芦画瓢,鉴鸽技能只能是学到皮毛。记得有个典故:说的是古代相马大师伯乐在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学到伯乐的相马绝技,就把伯乐写的秘笈《相马经》读得滚瓜烂熟。《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凸出,蹄子好像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去“相马”。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把所见到的事物的外形和《相马经》里描述的一比对,结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他高兴地回家对伯乐说:“我找到了好马,额头和双眼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外形和书上不同。”伯乐听后哭笑不得地说:“儿子,你倒是找了一匹好马,只可惜他只会蹦,你可驾驭不了它啊!”
尽管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那就是理论与实际存在着差异,要想减少这些差异,就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掌握。只有这样,大家的鉴鸽技能才能提高,养鸽才不会走弯路。
衷心祝愿每位鸽友都能成为鉴鸽高手,成为鸽界人人称道的伯乐!